红楼(22)(第2/2页)

贵妃抿嘴儿笑:“陛下可莫要管这事儿,这些年啊,顾家可是攒着气儿呢。”

史老太君偏心二房,顾氏死的不明不白,顾家都闹到宫里了,史太君还护着贾政呢,也因为这个事儿皇帝不喜贾赦,好好的荣国伯硬生生的被降成了一等将军,而贾政这个没什么本事的,在工部里这么多年没晋升,也有点这件事儿的缘故。

“清官难断家务事啊,朕这做皇帝的也管不了这儿女官司,罢了,朕就当不知道吧。”

贵妃最不喜欢那等负心薄幸之人,对贾赦的感官实在一般,所以她自然不会帮着贾赦说话。

相反,她对司蛮的印象却很好。

“清阳是明日去奉国寺还俗吧。”贵妃关心的问道。

“爱妃对清阳倒是关注。”皇帝有些惊异的看向贵妃,这么多年来,贵妃对他的儿子们都很和蔼,但要说真的用了心的就只有太子了,可太子年岁到底是大了,也不怎么来后宫,平日里只有太子妃来孝敬着,可就算如此,贵妃对太子妃的态度也很是一般,倒是没想到,只见了一面,这清阳居然进了贵妃的眼。

“这孩子心思很是澄澈,眼睛也干净,到底是从小就侍奉佛祖的,听着她念经,臣妾这心里也轻快了。”

贵妃叹息一声,手轻轻的拍拍胸口:“这些年来,臣妾也不敢对谁表现出喜爱来,生怕别的孩子胡思乱想,这清阳倒是难得的可心人儿,就算臣妾再怎么喜爱,也不会挡别的孩子的道儿。”她神情有些落寞:“再加上这孩子这些年的遭遇实在是可怜,父母不疼,家族不护的,若再没个人疼她,也太可怜了。”

皇帝想到贵妃这些年来也没个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时间怜心大起。

握住贵妃的手摇了摇:“这些年苦了你了。”

“能为陛下排忧解难,臣妾不苦的。”贵妃仰头,眼里满满的都是深情。

那是一种经过岁月沉淀的情感,决不是年轻的妃子所拥有的。

皇帝一时感动不已,话不过脑的说道:“既然喜欢那孩子,日后就让那孩子孝顺你。”

贵妃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亮了起来:“陛下的意思是?”

“咳咳。”

回过神的皇帝有些不自在:“你收做义女什么的,都可以,也可为她准备些嫁妆,当她的娘家人,省的她亲生的娘家人找上门去。”

“义女就算了。”

贵妃漾出笑容:“臣妾这样的身份也就不给那孩子找麻烦了,但是出嫁妆倒是可以,臣妾再给她一块信物,由着日后她亲生的爹娘找上门时所用。”

皇帝呼出口气:“这样也好。”

贵妃立刻起身乐呵呵的去翻妆台去了。

皇帝有些不自在,站起身来:“御书房还有事,朕先走了。”

贵妃连忙恭送,皇帝快步离去,那背影颇有落荒而逃的意思。

等皇帝走后,贵妃才转身,看向身后绕出来的嬷嬷:“之前你说的事情本宫同意了,等到了清阳身边,不要随意暴露身份。”

“是,谢贵妃娘娘恩典。”嬷嬷连忙跪下磕头。

“但要是你说的话是假的,你该知道是什么下场。”贵妃眼中厉色闪过。

嬷嬷立刻说道:“奴婢说的绝对是真的,贵妃娘娘可明察。”

“谅你也不敢欺骗本宫,辛嬷嬷。”

“奴婢在。”角落里走出来另一个嬷嬷。

“你同陈嬷嬷一同去伺候清阳。”

辛嬷嬷屈膝:“是,奴婢遵旨。”

几日后,在奉国寺陪着顾老太太坐禅坐了几天的司蛮回到顾府,再一次的接到了宫里的赏赐,这次不仅有皇帝贵妃赏赐的头面布匹,金银珠宝,还有两个慈眉善目的老嬷嬷。

“奴婢辛氏(陈氏),参见清阳县主。”

司蛮连忙将她们扶起来:“两位嬷嬷快快请起。”

辛嬷嬷往前一步,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奴婢以前是跟着贵妃娘娘身边儿的,知道贵妃娘娘要个嬷嬷来跟着县主,奴婢就赶紧儿毛遂自荐的来了。”

司蛮一听辛嬷嬷是那位贵妃身边的嬷嬷,顿时笑容甜美了几分:“日后就麻烦嬷嬷了。”

陈嬷嬷则是有些沉默,等辛嬷嬷说完了才站出来:“奴婢之前属尚仪局,并无品阶。”

陈嬷嬷的来历没有辛嬷嬷那么高大上,却是司蛮现在最需要的。

“日后也劳烦嬷嬷了。”

陈嬷嬷屈膝:“不敢当。”

陈嬷嬷的态度不算热络,毕竟她只想出宫找个安身立命的地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