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2/2页)

不过,怡郡王福晋并不常来这儿,毕竟是身怀有孕之人,不会经常出门,偶尔才会过来一趟,不如其他几个福晋来得频繁。

不过不管是自己的亲儿媳,还是名义上的儿媳,都不如老伙计也更能聊得来,毕竟是两代人,人家凑一块能聊聊圈子里的事儿,聊一聊生意场上的事儿,聊一聊育儿经。

她跟宜太妃凑到一块儿聊不了这些东西,那都是过去喜欢聊的了,现在凑到一块儿聊的基本上都是养生,什么时间睡觉更好,什么时间起床更好,吃什么东西更好,交流一些养生的法子和膳食方子。

宜太妃还教了她一套养生的太极拳,每日傍晚,天气不太热的时候,她们俩就在后花园打太极拳。

得,人家俩老姐妹轻松自在,当儿子儿媳的也都愿意成全。

勤亲王府占地面积大,虽然相较于其他的亲王府而言,院落建的应当是比较少,但住的人也比人家少太多了!了。

一个侧福晋、格格、侍妾都没有,连孩子也就只有可怜巴巴的一个,若是加上还住在亲王府的弘晖,那也就两个而已。

所以在太后和宜太妃住进来之后,想着孝顺额娘的九贝勒,也跟着住了过来,就住在前院,跟弘晖的院子紧挨着。

宜太妃在恒亲王府住了好几年了,九贝勒也只是时常过去探望,并没有在亲哥哥那里住下过,倒不是他跟五哥感情不好。

九贝勒是一个人入住的,没带妻儿,唯一带的人就是身边的大太监,还有整整八马车的行李,刚拉进勤亲王府不久,就又得拉到园子里去了。

皇上搬到圆明园去避暑,公务也都在圆明园处理,在那附近有园子、有宅院的,自然也都得搬过去了。

九贝勒还是紧跟额娘的步伐,去住到了十四弟的园子里,他也不是头一次住了,里面都有他单独的院子,这下连福晋也能搬过来了。

本来老九跟老十,一直都是比亲兄弟感情还好的兄弟,在接额娘回宫这事儿上,两个人也是难兄难弟。

眼看着自家九哥已经能跟额娘住到一块儿去了,虽说不是住在自己府上,而是住在十四家里头,但那又有什么区别,额娘在哪儿,哪儿就是家。

老十实在是羡慕的很,不光他羡慕,福晋也跟着羡慕。

老十父母双亡,福晋虽然父母都健在,但毕竟是蒙古的郡王和郡王福晋,没有皇上下旨,是不能进京的,就是进了京,那也呆不长,部族还那么多事儿呢,不能离开太久。

两口子一合计,就对搬到圆明园避暑的太皇太后‘动了心思’,这位也是长辈,老十的祖母,跟福晋那也是从同一片草原上出来的,也有些七拐八拐的亲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