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天上掉下个玛丽苏(十七)(第2/2页)

齐聘和慕容易还真的是那么想的,这一次出兵,不仅能把晋地收回自己手中,还有那些日进斗金的工厂,军队没有集结好之前,朝廷上有名有姓的权贵们,都把晋地的土地还有工厂的归属都分好了。

你家抢玻璃,我家要水泥,尤其是慕容家,大部分都会落在他家的口袋里。

有不少存着报国之心的承仙书院的学生入了朝廷,到了现在,他们才算是看清楚这些人丑恶的嘴脸,哪怕是自己的家族是得利者,他们也不能接受朝廷上的人,把百姓当做猪羊一样划分,还要商量着把苏若宁办的书院全部推翻。

时至今日,他们才真正的明白,玉昆真人所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什么意思,这些人出战,不是为了天下受苦的百姓,而是为了自己的贪欲。

这样的人当政,哪怕是玉昆真人出手,也治不好赵国的痼疾了。

晋地已乱,朝廷调了大部分兵马来到边境,欧阳承看着手里的信都忍不住骂他们脑子有问题,怎么可能时机那么巧,他这边刚被拖住,苏若宁那么简单就倒下了。

苏若宁终于等到了这一次时机,自己如今被拖住了手脚,不能掺上一手,只可惜天不助他,只能看着苏若宁这个女人登上那至尊之位。

苏若宁能在一夜之间占领晋地,洛仙人可占了大部分功劳,慕容易和齐聘这些人还真的以为自己关得住她?

在很多人看来,如今晋地腹背受敌,苏若宁又生死不知,肯定是扛不过去了,有些人都收拾了东西离开,更多的人是收拾好自家的武器,准备迎敌。

这里是他们的家乡,就算是死在这里,他们也不会离开。

长久以来,苏若宁不断让他们树立一个信念,那就是晋地是他们唯一的家,如果失去了这片土地,他们只能回到从前那样被压迫,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当一个人终于直起了脊背,站了起来,哪怕是死,也不会想要继续跪着活。

而且目前晋地的情况看着必输无疑,所谓哀兵必胜,连普通人都愿意拼命守护这片土地,更何况是即将作战的士兵。

更何况,赵国领兵的将士以为一切尽在自己掌握之中,他们身上的傲慢渲染到了整个兵营,所有人都认为这只是一次轻而易举的战事。

听长官说,晋地满地都是金银财宝,遍地可见如水似的女人,这些士兵根本没有见过血,这样激励士气的办法确实很有效果。

不过他们才刚踏入那片土地,就先了解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战争,不是金银珠宝,而是随处可见的死亡,前一秒还在和你说话的战友,不过瞬间,就变成了没有气息的尸体。

苏若宁抽出手里的剑,带着人扑向了这些人的营地,这些人安逸了太久,连司徒晖这个前车之鉴都给忘记了。

苏若宁带着的士兵更像是一堆机器,他们配合默契,在寂静中收割敌人的生命,这也是苏若宁的吩咐,既然这些人想要晋地的金银,那就把命给留下来吧。

她可没有洛宁那么仁慈,这个时候,仁慈也不会让这些人长记性,除了外敌,赵军内部还出现了不少内应。

他们同样是承仙书院教出来的学生,只不过家世贫寒,就被强行送上了战场,慕容易他们也许根本不会明白,如果不强行送他们来,这一场战事也许败得还不会那么快。

威胁并不能让他们心悦诚服,反而让他们更加想要改变这样的世界。

有这些人帮忙,赵军还没有进入晋地,就被吞下了一大半兵力,而且还损失了大半粮草,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苏若宁乘胜追击,从晋地边界开始向安阳城的方向开始攻城,不过短短一夜,苏军就打下了三座城池。

等齐聘第二天早上接到战报,反应过来时已经来不及了,短短一天一夜,战局瞬间扭转,苏若宁根本没事,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局,现在赵军已败,苏若宁已经彻底向向赵国宣战,往天下发了战书。

上面详细的描写了,赵国的官员们是如何与家人性名相逼,威胁玉昆真人的弟子刺杀晋王,如何派人刺杀晋地官员,官员又是如何向大宛出卖西楚情报,罔顾西楚之地百姓的性命。

如今还擅自把玉昆真人囚禁,逼迫她出来改变战局。

最后,这战书上面更是写了一张名单,若是这些人的家人身上受了一点伤,就要拿赵国将士陪葬。

军队中的将领大部分都是赵国权贵,本以为这是混军功的好机会,现在他们也成了筹码,如果慕容易和齐聘敢对洛宁下手,就要先担忧自己的手下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