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第2/3页)

等仪式进行完,她连饭都没吃,就赶着回市内,坐高铁回x京去了。

叶阳回到X京,已经晚上八点多了。

当日票房加上预售,已经破亿了。

叶阳没做地铁,直接从车站打车到公司。

叶阳组里的人都在加班,王彦和吴晴也都在,见到她风尘仆仆的回来,就笑道:“你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

叶阳把背包放下来,拿了杯子,去接水,一边接一边问:“时代那边怎么样,他们对这成绩还满意吗?”

王彦语声轻松:“这样的小成本电影,首日能有一点三的票房,不错了。如果周六周日再给力点,首周三日破四不成问题。这样一来,总票房怎么都能有个六、七,虽没达到最高预期,但也让他们有得赚,不错了。”

电影四亿票房才能回本,如果首周末就能达到四亿,那接下来的,都是赚。

叶阳虽盼望十八亿,但内心也知道那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的奇迹。

诚如王彦所说,六、七亿对一个爱情电影来说,不错了。

叶阳仰头饮了大半杯水,饮完打了一个饱嗝,长长松了口气。

这一口气中包含了她这几个月所面对的各种压力。

在前男友面前窘态百出;因叶未匀的犹豫而产生的不舒服;被秦雪兰无理训斥……如今借着《我去往》票房上的成功,她终于吁出了这口浊气。

海阔天空风轻云淡。

工作真的很容易让人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叶阳笑:“我昨晚走的时候还想,要是票房不好,我就待在连云港不回来了。”

王彦笑骂道:“瞧你这点出息。”

叶阳道:“本来就是嘛,要是票房不好,秦雪兰压力大了,她不得折磨死我。”

王彦不置可否:“她现在可不敢了。”

叶阳一下就意会到了王彦话里的意思,本以为自己会抵触和反感这事,但不知为何心里竟然漫上来一点异样感觉。她立刻知道这样不对,随即将这种感觉抛弃,转移了话题。

不过《我去往》让所有人都吃惊了。

通常来说,电影首周三日票房是会是上映期间的最大峰值,之后会一路下降,直到下片。只有个别电影会在次周实现逆袭,这就是俗称的黑马。

《我去往》有黑马趋势,出现在次周周一。

工作日当天,竟然有五千万的票房。

而且之后四天,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

到次周周六日,《我去往》双日票房突破了四亿,比首周三日票房还高。

叶阳看着节节攀升的票房数字,每天都觉得自己在做梦。

中间去时代开会,发现这对时代来说,也是意外之喜。他们立刻就调高了宣发费用,要拉长战线,争取更多的票房。

那群本来只在一、二线票仓城市跑路演的主创,立刻下沉到三、四线去跑,以调动三线及其以下城市的观影热潮。

叶阳在这边全神贯注忙《我去往》时,王彦让郭胜男和林天一带着人弄好了《名利场》的竞标方案。

弄好后,王彦私下悄悄将方案发给了叶阳,让叶阳发给张虔过一遍,让他给拿拿主意,看看行不行。

叶阳知道让张虔过一下比较保险。营销毕竟只是宣发链条上的一段,乙方的地位决定了乙方无法拥有全局观。而张虔是甲方,是把控大方向的人,方案有没有方向上的问题,他过一遍就能得出结论。

《名利场》又是这么重量级的项目,去比稿的公司一定非常多。方圆虽占了一个《我去往》成功的优势,可若方案不过关,依然会被弃之不用。

乙方只是执行方,对电影宣发起不了决定性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决策法甲方。

换而言之,《我去往》成功了,方圆有功劳,但也没那么大的功劳。

时代是不是继续用他们,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让张虔看方案给点指导,这属于作弊行为,叶阳实在拉不下这个脸。

叶阳暗戳戳地回复王彦,说她跟张虔的关系没到这种程度,她这样冒然去请教,他会不会反感?万一觉得方圆投机取巧,剥了去比稿的机会,不是因小失大么?

王彦立刻回道:“你傻啊,当然不能直接扔给他,你先试探一下,如果他不反感,就让他一眼。如果他反感了,那也不能强求。”

叶阳听他这么说,立刻就放下心来了。

她才不会去试探张虔,等过两天直接跟王彦说,张虔反感就好了。

叶阳才刚这么想完,王彦又发了一大段语音过来。

还是之前那些车轱辘话。

他说像张虔这号人,见过的人多了,能叫他多看一眼的不多,她要抓住这个机会。这并不是单单只为公司,也为她自己。又说好感就是清晨荷叶上的露水,如果不珍惜,太阳一出来就什么都没有了,她一定要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