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第5/8页)

“对,我听说很多人都在做那个,能赚点小钱。”余小兰也不好意思。

徐晓兰也无语了:“你是不知道具体情况,做的人越来越多,现在都不赚钱了。”

“供销社也不收了,除非送很远去卖。”陆子娟也插了一句。

余小兰没有想到这个情况:“那可怎么办……”

林蓉蓉想了想:“嫂子,我倒是有个赚钱的主意,但可能赚得不多,而且你们做的时候,得死死瞒着,否则人家一看,就知道你怎么做的。”

余小兰增大了眼睛:“只要能赚钱,都行。”

“那就做红薯干。”

“啊?”

红薯干?

这有人吃吗?大家都吃伤了好不?尤其是很多人为了把红薯放更久,直接都会晒成红薯干,可那种并不好吃啊!

林蓉蓉就详细的和余小兰说明,怎么做这种红薯干,步骤其实很简单,需要蒸,然后再晾晒,现在这时候,太阳正好,是做红薯干的时候。

当然了,不怕耗费油的话,也可以选择油炸。

选择的红薯,必须选含糖分量更高的那种,切的宽度也有要求。

这样的红薯干做成的话,卖给供销社,可以当做一种非常低端的零食售卖,价格低,很多家长也会舍得让孩子们吃。

对余小兰他们来说,好处就是材料容易,制作方式也简单,就是如果有人发现这样子能赚钱的话,肯定会照做。

余小兰自己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事可行,要不是公公婆婆决定要在这里吃完晚饭回家,她都想立马回家制作了。

顾成北看着余小兰的样子,啧啧两声,这些女人,一提到能赚钱的事,一个个都激动得不行。

徐晓兰和陆子娟见林蓉蓉完全没有教余小兰制作辣条的意思,松了一口气,对这种发展很满意,同样她们更知道余小兰没有重生了,这样的红薯干,哪怕味道不错,也是红薯干啊,价格可想而知多便宜了,但余小兰还是那么的激动。

两人也不再这边旁听了,直接去做饭,那是林蓉蓉娘家,她们还是打算把伙食弄好一点。

就是林新民和蔡桂花怕林蓉蓉教余小兰做红薯干的事,让顾家不满。

于是林蓉蓉又来安慰自己父母了,让他们别担心,现在顾家可是她说了算。

林新民和蔡桂花又懵逼了,这顾家到底怎么回事啊,真的让他们家蓉蓉当家?

这一顿饭,人很多,还专门另外安了一张桌子在堂屋,顾绍季高兴,让陈明英又把桑葚酒给拿出来。

林家人喝着酒,又听说这酒还是林蓉蓉做的,这才有点真实感,林蓉蓉在这个家,似乎真的很有地位,能说得上话。

顾成北家也开始卖东西的事,很快就在村子里传遍了,大家都不知道卖的啥,但肯定不是糕点,否则的话不会直接卖到了县城的供销社去,这些消息,大部分都是坐镇上到县城的长途客车的客人传出来的,他们看到顾成北把东西放到车上,让售票员交给县城的供销社。

好些人都想知道那是啥,都被那售票员赶走了,别说碰,都不允许有人凑近看。

于是顾家在青山村名声更盛,既弄出了好东西去赚钱,这边顾成北又变得那么的有出息。

现在顾成北再次被拿出来给苏志明放在一起比了,两个都是青山村这一代最优秀的年轻人,都长得俊,读书成绩好,高中生毕业,还都如此有出息。

那些曾经不愿意自己女儿嫁给顾成北的人家,现在后悔得咬牙。

这余惠然家,就因此闹了一场。

余惠然的嫂子,现在提起顾成北,都愤愤不平,放马后炮的觉得要是当时不阻拦余惠然和顾成北就好了,这样的话,顾成北就是他们余家的人了。

余惠然的哥哥被媳妇这么说,也觉得有道理,开始埋怨起他父亲了。

余惠然听到这些话,只觉得好笑,当初逼着她同顾成北断掉关系的人,全家有一个算一个,谁都跑不掉,现在一见顾成北名声变好,立马就变了态度。

家里因此吵吵嚷嚷,余惠然自己也发了脾气:“行了,你们当时看不上顾成北,觉得他人不行,为了我好,不让我和他有关系。现在又来说这些话干啥?好不好笑?你们念着顾成北,人家可不稀罕我家……这就是你们为了我好……”

余惠然觉得这事好笑极了,余家的人听到余惠然这话,更是不爽,直接吵闹了起来。

你怪我我怪你,好像都是别人的责任,因此才放过了顾成北这个大好的青年。

余惠然直接跑了出去,她不想听到这些话,因为她自己也在想,是不是自己当初更坚持一点,她和顾成北也是可能的?

这样的念头,太可怕了,在她心底迅速生根发芽,让她难受得不行。

她觉得自己变得好坏,她竟然在想,要是顾成北一直是以前那个样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