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第2/3页)

“皇,皇上!”所有人都惊呼了起来。

沈老头不敢置信地说道:“咱们家,要给皇上做,做纺织机和缝纫机?”说着说着,这呼吸就急促了。

沈陵赶紧扶住他,拍着他的胸口:“爷,您别激动,呼气吸气。”

沈老头浑浊的眼睛里焕发出光彩:“爷爷没事,铁娃,你快和爷爷说说,是不是皇上都知道咱们家织布机和缝纫机了?”

沈陵道:“现在还不知道,知县这不就要送上去,等送上去了,皇上就知道了,所以咱们家下面有的忙了,得给知县做两架送去京城的。”

“咱们家现在就有,不用等,知县什么时候要?”沈大激动地说道。

“大伯,虽然咱们家有现成的,但我们这回事要给皇上看,得做得更好看一些,就这样一架送上去,难免寒酸了些,二哥,咱们这两架雕一些花纹上去,木料也得用最好的。”沈陵知道古人对雕花的迷之喜爱,像普通百姓,能有个雕花床就能睡一辈子,方氏有个雕花木箱她爱惜得很。

没有雕花就好似不美丽了,这既然要上贡,肯定不能光突突的,的确得整得华丽一点。

二郎搓着手,道:“我,我尽量,不知道能不能行……”

这话刚落音就挨批了,沈二说道:“什么叫能不能行,不行也得行!”

沈全道:“好木材估计得去外头买了,我今天就去看看,咱们不能耽误功夫,后头还有那么多生意。“

其他人都坐不住,他们赶过来就是为了头一时间听到消息,如今知道消息了,又想急着回去了。

“爹,咱们得和干爹说一声,咱们家若是上贡了,要买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得让干爹早点做好准备。咱们这些日子肯定是先紧着上贡的那两架,原本要出货的都得往后推。”

“对对,这些事情都得安排好,三郎这事儿你去做。”沈老头指挥道。

三郎笑着说道:“好。爷爷,我觉得我们家还得再招一些人,这人肯定是不够的。”

“还招?都这么多人了。”

三郎正色道:“一旦咱们家上贡了,多的是人会找我们家做。而且我瞧着大户人家都爱雕花,,不如咱们家下面的缝纫机上也做一些雕花,价格高一些他们也乐意。我看不少人家都是为了给姑娘准备嫁妆,若没有雕花,难保他们找别的木匠。”

沈陵听着觉得也很有道理,这缝纫机主要就卖给大户人家,也不缺那么点钱,加上雕花还能提高逼格,道:“三哥说的有道理,咱们可以专门招一些木匠,专门做雕花,一个月开的工钱高一些无所谓,卖得也贵。”

家里现在雇了十来个短工,堂伯家是一直在的,沈全安排他们家的做检查一类的轻松活,工钱也给得高,村里都是挤破脑袋想来的,毕竟给别人家干小工哪有那么多钱,有些时候就是为了一顿饭去做小工,没有钱的。

沈家不管饭,但是有钱拿啊,不是农忙的时候谁不乐意多挣一份钱,即便农忙的时候,家里没几亩地的,可能还没做短工挣钱。

沈家人都不是爱挣风头的,也都很瞒得住,闷声发大财,事情没尘埃落定,沈老头严令禁止外传,大伯母二伯母对儿媳妇也是说了又说的,她们这个年纪就一心为夫家着想,儿媳妇毕竟年轻,但这事儿是家里的头等大事,若外漏出去,公爹发起火来可不是开玩笑的。

沈老头这几年不管事,可威严还是在的。

齐老爷收到消息后,夜里都赶过来的,他也兴奋坏了,直言要赶紧让下属准备去苏州府湖州府了,那边富庶,一定会很好卖。一旦真的上贡了,这东西可以沾染了皇家的名号。

沈陵没法在家待太久,他把图案花样和二郎商量好,设计了几个新颖的图样,二郎一个人肯定太慢了,还招了二郎的师傅师兄们一起雕,安排好一切,他就回建康府去了。

京城里。

“建康府建业县知县钟林献上沈氏纺织机一架,缝纫机一架……”

“缝纫机?这是何物?”

“大人,奴才也不知道,也是头一回听闻。”

“拿出来给我瞧瞧。”

如今临近年关,各地都上贡表心意,宣扬圣上励精图治,国泰民安,圣上显然也很高兴,谁不喜欢被拍马屁呢,唯一不太开心的就是太后娘娘近日身体不适。

某日早朝。

“圣上勤恳为民,关心桑农,事事躬亲,百姓感圣上英明……建康府一秀才做出了缝纫机,此器物无需女子一针一针缝衣,不用拿针,便可缝制衣物,快且简易,十分容易。臣已让绣娘测验,有此器物,制一件外衫,可省一半的时长……”

圣人也来了兴趣,道:“哦?竟有此物?抬上来让众爱卿也一起观摩观摩。”

那缝纫机被抬上来,一绣娘上来演示,圣人亲自下来观摩,大人伴其左右道:“此物是一沈姓秀才所做,这秀才做木匠之事本就少闻,果不其然,其中的缘由令人动容。那秀才年幼,在府学求学,月余见一回母亲,其母惦念非常,睡时坐其旁做针线,不想扎了手,那小秀才便心疼母亲,隧做此缝纫机。圣人之孝顺天下可闻,乃天下表率,此秀才受圣人教化,上行下仿,圣人乃万民之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