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2/4页)

豫王一噎。

他心中道:没有根据?他不过是说的好听一些,太子还当真了?

这边瑞王却已经是狐假虎威地抬高了下巴,“是啊,父皇平日里已经很忙了,万事若没有证据,就不要 拿到父皇面前乱说了,这不是还给父皇添麻烦吗?豫王,你也是这般年纪了,理应当要体贴孝顺一些,平日里是为父皇分忧,而不是给他添乱。”

豫王心中一堵。

上青楼之事究竟是真是假,在场众人心中门儿清,可架不住有人睁眼说瞎话。

睁眼说瞎话的本事豫王是厉害,可太子也不差。他调整好了杯盏的位置,便气定神闲朝豫王看去,“豫王平日里听说的事情不少,可也得学着分辨真假,这事情说小了,只是几句流言,瑞王不放在心上,也就过去了。若换做其他事情,说大了,牵连甚广,恐怕可不是几句听说便能兜得住的。豫王已经入朝做事,行事也理应谨慎一些,入耳的话也应当仔细分辨,听得几句风言风语便咋咋呼呼说给其他人听,未免太过毛躁。”

豫王哪里想到会被他这样一通教训,太子较他年长一些,却也差不了多少,二人从小针锋相对,暗地里陷害过对方不知多少回,但他从未见过太子像现在这般端着长兄的派头训话,让豫王好半天应不出声来。

“再说。在外面传闻之中,长宁侯千金的名声可并不太好,先前姑姑设宴时,连孤都听闻她在宴上出了大丑。豫王前脚刚说这传闻不可信,却又拿传闻说给其他人听……”他看向豫王,目光幽深,道:“豫王若是有心,听说传闻时,便该早早将流言止住,如今也不会有人在外乱传什么话。”

这说来说去,反而还是他的错了?

豫王握紧了手,手背筋脉鼓起,他怒极反笑,道:“太子说的是,也是我的疏忽,只是这传闻也不是空穴来风,要想旁人不说,也得让瑞王平日里行事多加注意才是。他出宫多年,却还是无所事事,平日里在京中横行霸道,倒是不少人亲眼所见。像本王在这般年纪时,已经替父皇分忧解难,瑞王也应当成熟一些,早日知道上进才是。”

他看瑞王颇为不顺眼。

几人年纪差不得太多,便有一段一同在上书房读书的日子,有人的地方便有纷争,他在太子手中吃瘪时,便去找瑞王麻烦,可瑞王虽是个蠢蛋,样样不行,找靠山的本事却是一流。他是太子胞弟,有太子护着,他竟是也动不得瑞王半分。

宫中的人哪一个不是穷尽方法往上爬?就说太子,也是靠着天赋手段才得以在朝堂立足,要想日子过的舒坦,便要费尽心思。可偏偏瑞王不是。瑞王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事情没干过多少,可日子却是过得最快活。

“谁说瑞王不知上进?”齐承煊一本正经地说:“瑞王今日读了一整日的书,难道也不算上进?”

皇后这才附和:“方才瑞王还与我们讲了不少,竟是当真读懂了。”

瑞王牛气地挺起了胸膛,骄傲的不得了。

豫王险些被气笑了:“只要读书,也算是上进了?垂髫稚子也会读书,太子这样说,瑞王竟还不如孩童?”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瑞王肯改好,便是好事,只要他日后肯读书上进,迟早有一日,也能为皇上排忧解难,如何能算是不好?”齐承煊面不改色地道:“天赋有高低之分,垂髫稚子里也有神童,瑞王不过是开窍晚些,豫王又何必苛责。”

“……”

瑞王沉思,一时竟然不知道太子这番话究竟是在为自己说话,还是在拐弯抹角骂自己愚笨。

“好了。”皇帝开口打断:“也不必吵了,既然只是传闻,那就算了。”

豫王愤愤闭了口。

齐承煊又重新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眼角余光瞥见弟弟偷偷摸摸讨好的冲着自己笑,他唇角翘了翘,才收回了视线。

豫王却是在宫中待了不少时候,眼看着天色渐晚,他才起身告辞。瑞王住在宫外,又与他在宫门口撞见。

两个王府的马车停在宫门口,瑞王爬上了自己的,刚要命下人回去,便见车帘被人撩起,豫王的脸出现在眼前。

这会儿宫门口静悄悄的,只有侍卫沉默地站在门口,天上无星无月,只有几盏灯笼照亮四周,即便如此,也还是十分昏暗。豫王忽然出现,可把他吓了一大跳。

瑞王不动声色地往后挪了一些,警惕地道:“你想干什么?”

豫王轻蔑地看了他一眼,“太子不在,这儿可没人护着你。”

“旁边可还有人呢,你要是动手,回头本王就去找父皇告状,父皇可不会轻饶了你。”瑞王威胁说:“你若不想受皮肉之苦,本王就劝你小心行事。”

豫王目露轻视,却也懒得与他计较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