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替身明珠(第3/3页)

赵怀庭在官署应付不了各路人马热络攀关系,只好先行告假回府,他尚且年轻,还不知这道恩旨其中深意。

但卫国公却是懂的,大夏想与南越建交,以保与西南之地和睦相处,不妄动兵戈,最好的表现诚意的方式,就是施恩于卫国侯,现在该称为卫国公府,看似无功升爵,其实这些都是看在南越新任国君萧令月的面子上。

为了大夏,卫国公也是要配合的,他平静而恭谨地接下了旨意。另外还有太后接昭华长公主进宫养病,顺带安慰一二。

这五个月以来,昭华长公主常常失眠多梦,也让宫里的太医看过,也开药吃过,但效果都不大,只因那是心病,思女之疾。

太后的意思也是乾明帝的意思,他之前不怎么在意,只让太医在公主府照看着,但现在萧令月已当上南越国君,还是掌握实权的那种,乾明帝总不好不多照顾一些吧,不然若是一不小心让人郁郁而终了,也不好和南越那边的人解释。

昭华长公主觉得自己心里苦,先是丢了女儿,多年好不容易认回来了,竟也没有在她身边待多久就走了。

乾明帝可不关心再次承受失女之痛的皇妹,他更考虑实际利益,萧令月作为南越国君对于大夏未来的深远影响,远超过一个小小的郡主。

太后也安慰着女儿,让她顾念大局,不要为了一己私情误了两国和平大事。

事实上,谁都知道选择权早已不在昭华长公主手里。

能够决定的人只有乾明帝,或者萧函。

……

关于建交事宜,还有的商谈,另外南越使团还带来了他们国君准备的礼物,有送给乾明帝和太后的礼物,也有送给长公主和卫国公的东西,竟然还有宫中九皇子的一份。

引起韩王等人都有些泛酸味,他们都还没和南越国君打好关系,怎么小九一个半大孩子还能让人惦记着。

倒不是专门惦记,只是萧函没忘了随口许过的话,反正也就是在安排使团的时候吩咐一声的事。

当礼部官员将礼物送到九皇子与他母妃许婉仪宫中时,母子都是惊讶又意外的。

许婉仪的确曾生过让儿子抱南越王储萧令月这个金大腿的念头。毕竟她儿子不过是个不受宠又有些傻乎乎的皇子,非嫡非贤非长的,以后封地都不知道是哪个穷乡僻壤,而萧令月却是未来的南越国君,要有前途多了。但念头才生了一两天,人家就辞行回国了,许婉仪还叹自己母子没这个福分。

没成想那位王储萧令月不但回国后就顺利继位了,还没忘了对九皇子的一句戏言,遣使团过来时还附带了一份礼物。

虽然比不上给陛下太后,还有长公主的礼物珍奇贵重,但也是一份心意了。得知南越国君给小九也送了点东西,乾明帝又是赏赐不少,连带着许婉仪九皇子母子在宫中日子都好过了些。

九皇子在心中对这位郡主表姐印象也更好了几分,尤其是他母妃还夜里私下跟他说,要是以后新帝对他很不好了,他就跑南越投奔那位国君去。

来自南越的珍贵礼物给与了昭华长公主少许的慰藉。

在旁人看来,昭华公主命多好啊,贵为公主,有百般爱护她唯她一人的夫君,又有两个出色俊才的儿子,义女是京中有名的才女。流落在外的亲生女儿还是南越王储,现在已经升任为万人之上的南越国君了,哪怕日后新帝即位,看在南越国君的份上,也会善待昭华长公主,地位尊崇屹立不倒,谁能有这样好的命。

许是一个人的一生过的太顺风顺水了,那么她尝过的一点苦就会让她难受不已了。

……

萧函自从继位后,就没法像王储时那样随便出去游历了。

她原以为那位南越王还能再拖几年的,虽然于朝政没什么用,但可以当个吉祥物。其实萧函也不觉得当个吉祥物有什么不好的,只要是那种不受拘束的,挂个名的就行。

回到南越后,萧函和韩长老单独谈了一番。

韩长老果然早就对她的身世有所猜测,想到会是大夏权贵人家。但从一开始的不说,到萧函的才能崭露后,更加不希望有任何人知道,包括萧函自己。

他也深深担心过,萧函会不会去了大夏后就不回来了。

萧函是他的学生,更是他期待的王储,尽管年轻,但颁布的每一条政令对南越都大有裨益。如果说有什么对韩长老高于一切的,那就只有南越的利益了。

他希望实现南越的辉煌时代,而且在他有生之年能够看到。

萧函笑了笑,“我若是想留在大夏,就不会回来了。”

她目光沉静地望着眼前,波澜壮阔的碧海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