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替身明珠(第3/4页)

萧函目光沉静,嘴角依旧带笑,只是这笑意却是淡淡的,“我已经见过了,再见不见也没有关系了。”

……

乾明帝有没有想过利用萧函对卫国侯一家的亲情呢,答案是意外的否认。

她能入京一趟,与卫国侯长公主相认说明并不是没有一丝亲情,又能在隐瞒身份在乾明帝的眼皮子底下公主府住了这么一段时日之后,才以南越王储萧令月的身份参见他。

换成别人,或许会怀疑卫国侯长公主可能会是她的软肋。但偏偏是乾明帝,推己及人,是做未来的南越国君,还是孝顺的女儿,几乎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该选择前者,就像他当初一样。

在皇权面前,其他的份量无疑都太轻了。

何况萧函年幼就流落南越,在那里长大成人,甚至深受那边的教育培养。对卫国侯一家的血脉亲情究竟有多重,没人知道。

若非昭华是乾明帝亲妹妹,卫国侯又是大夏重臣,无论影响力还是在他心中的地位都不一般,换个普通勋贵人家,乾明帝都为了与未来南越国君交好,打包送过去。

同样,乾明帝也不会伤害昭华和卫国侯,因为像他们这种地位的人,绝不可能为了什么人妥协,牺牲自己的皇权,但一旦卫国侯和长公主出了什么事,想必他这位外甥女也定会记着这笔帐,予以报复。

别看乾明帝面上笑容晏晏,心里算计利弊的相当清楚。

萧函又何尝不是,其实她料想到南越身份早晚会泄露,若单纯以赵盈欢的身份,萧函可以尽孝认亲,但换上南越王储的身份,就不行了。她既然处在这个位子上,一言一行都负有责任。

萧函虽不在意见不见家人,甚至在宫里也住的清净安分,但乾明帝还是在京中单独为她辟出了一处府邸,若是她不愿意住在宫里了,还容易被南越的人怀疑他故意软禁在宫中,误会就不好了。

而堂堂南越王储,住在公主府和侯府后宅也不像话吧,要是以后让南越或其他国家知道了,还以为他这大夏皇帝小气呢,连个宅子都不愿意给。

他也过问了萧函的意见,萧函无所谓,面带礼貌微笑道,“陛下安排就好。”

乾明帝有时候还是很好面子的,尤其是在这礼数上,反正也就吩咐一声的事。

然而他忘了,他那些大臣和儿子们都还不怎么知道,因为他这一举动都在各种揣测,议论纷纷。

乾明帝跟萧函提起要不要见见家人,也不是随口一说,而是昭华长公主进宫了两三回,还是太后那边挡了回去,安慰她说,“你难道还担心盈欢在宫里住的不好?”

其实在乾明帝和萧函见面聊了几回,态度也大致摸清了之后,很多忧虑的事情都解决了,乾明帝也没想做恶人,拦着昭华和卫国侯不让见女儿,见萧函的态度也是随意后,乾明帝便召见了卫国侯。

时到今日,即便乾明帝还没说,卫国侯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连他都想象不到会有这样的事。

原来他这个女儿不是优秀,而是太优秀了,优秀到哪怕孤苦无依流落异国他乡,也能登上一国王储之位。卫国侯不知道该惊叹还是该难过。

十三岁的稚龄便登上王储之位,所经历的南越内乱又会是何等的惊心动魄,身边围绕的权势压力,她不仅走了过来,还留下了如斯赞誉。

南越王储萧令月,胸有丘壑,文才武略兼备,拥有逸群之才。

她在公主府的这段时日,已是收敛忍耐了许多,如她所说的心怀愧疚,所以认亲尽孝。

那份印有代表南越王储身份私章的笔墨,就相当于一道护身符。即便她不在大夏,以她未来南越王的身份,也足以庇佑卫国侯一家,日后哪怕陷入夺嫡争斗,还是新帝登基,卫国侯与长公主都不会有事,荣宠不倒。

从乾明帝对他说的那句话,他就该明白了。

……

萧函算着南越的人大概还要几日到京城,随意在御花园逛了逛,不想碰上了一个小胖墩,还是见过面的小胖墩。

“表姐好。”九皇子额头上满是大汗,但见到萧函还是乖巧地喊了一声,他也认得这是在公主府见过的郡主表姐。

萧函微挑了挑眉,这四五天来,她还第一次碰到皇子妃嫔之类的。萧函笑眯眯地问了一声,“九皇子,你怎么会出现在这啊?”

九皇子摸了摸自己的头,他还有些疑惑呢。“我身边的小太监阿冬不见了,刚才还在这边的。”

萧函笑了笑,没说什么,只道,“我记得我还欠你一份见面礼。”

九皇子抿了抿嘴,似是不高兴,“我母妃说了,不能向别人要东西。”

那天回去路上他就被其他兄弟嘲笑了,母妃也批评了他。还说不要在外面随便说话。

萧函虽不知道九皇子母妃是哪位,但看他身上衣服和玉带虽然精致,但算不上最好的,应该不是高位妃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