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阴谋与阴谋论(第2/4页)

谢知和道:“陈姑娘,我不喜欢拐弯抹角,便与你直说了。你的葡萄酒,来自何方?”

想到自己之前的分析,陈榕故意道:“谢大人这不是明知故问?”

闻言,谢知和更为确信自己的推断,沉声道:“我要见你的上峰。”

能将西岐的葡萄酒运入大邺,没有西岐边境军队的门路是不行的,如今西岐的葡萄酒进不来大邺,主要还是因西岐那边禁止了商人的来往,而大邺这边反倒无所谓。

谢知和的话一点点在验证自己的判断,陈榕微微一笑:“我的上峰……可不在此地。”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谢知和哪有再退的道理,他道:“可否替我送个口讯?”

陈榕心中一动,当然可以啊,这一送,她不就可以不回来了么?

不过顾虑到潘家人,她知道事情当然没这么简单。

“谢大人,您这是想做什么?”陈榕故意露出玩味的笑容。他一个大邺的官员,却想着跟西岐的人接触……真是所谋甚大啊。

她又没有西岐的门路,果然报警是最正确的选择……

“陈姑娘不必多问,你只要能替我牵线成功,我不会亏待了你。”谢知和道。

陈榕笑道:“我怎么知道谢大人不是在设置陷阱?您原先可是京官呢。”

谢知和道:“暗中与敌国将领有联系便已是叛国之举。”

“领受上头任务的除外。”陈榕道。

谢知和因陈榕打太极而心生烦躁,他冷漠地看着她,回想了一番,她所说的话实际上没有一句是明确承认她的来历。

果然是足以负责这条线的女子,确实难缠。

谢知和按了按眉心,缓声道:“确实,要证明我的诚意很难,那么便请陈姑娘跟我回去,总能让陈姑娘明白我有多诚心。”

陈榕:“……那倒也不必。”

她好像突然撤去原先的防备,笑盈盈地说:“我只是个生意人罢了,不值得谢大人如此费心,这样吧,您告诉我想送什么口讯,我再看看怎么送。”

陈榕态度大转变令谢知和微微怔楞,但很快他意识到她是听出了他话语中的威胁,这才变了口风。

但他依然坚持道:“还是请陈姑娘随我回去。都进来。”

后三个字他略提高了声音,下一刻前厅外等着的一众带刀兵士便整齐地入了内。

陈榕:“……”

形势比人强,陈榕知道自己暂时不会有事,自不会铤而走险。

“谢大人如此热情,我自然只好恭敬不如从命。”陈榕脸上挂起笑容,“还请谢大人容许我稍作收拾。”

谢知和很客气:“请。”

然后他示意身边的两个小兵:“你们陪陈姑娘去搬行李。”

陈榕忙道:“不用麻烦了,我没带多少东西。”

谢知和勾唇一笑:“应该的。”

陈榕知道他不会放自己单独一人,只好认了。

好在该说的话之前已跟潘家人说明,之后就等着他们报警吧!齐王府在隔壁州州府,距离这里有五百多里地,潘家人快马加鞭赶过去要三四天,齐王若有兴趣带兵赶过来会更慢一些,她至少得拖延够半个月才行。

但她自然也不会将希望都放在齐王那边。

说是封城,但不可能长久。她几乎可以肯定,谢知和还没有做好造反的准备——他为了搭上西岐的线而找了她,这种事自然要在造反前准备好,如此才可借助西岐的力量,增大造反成功的可能性。

因此,封城只是防止她跑掉、防止那些富商乱来的临时策略而已。他给所有富商和潘家的口讯,或许一半是因为他真的要钱,一半是给人他只是要钱的印象。如此,旁人若得知了他还要潘家交出葡萄酒的来源,只会以为他贪的是买卖葡萄酒的暴利,而非为跟葡萄酒买卖背后的人接触。

这事的后续也不难解决。

他只要改口减少向富商们勒索的钱数。以之前那个大数为基准,如今减少的钱数会让富商们觉得少了好多,甚至可以愉快地接受。然后,庆平解封,恢复往日的平静,他这个庆平新上任的县令便可以安静地在此蛰伏,利用富商上交的银钱招兵买马,与西岐联系上并商谈好后续,等待一个绝好的时机举起反旗。

大邺已有两个地方的藩王造反,大邺朝廷受此牵制,此刻还真是有野心之人举事的好时机。

可陈榕一点都不希望谢知和举事成功。

她的城堡就在一百多里外,有他在侧旁,大邺朝廷的平叛军可能会来,他也可能会盯上她的城堡,对如今她那还只是个宝宝的领地来说太危险了。

他要招人起兵,她也要招人升级城堡,他们不能共存!

陈榕在两个兵士的陪同下离开前厅,先见到了还在等候的潘荣,她道:“潘老爷,我打算去谢大人府上做客,回我那院子拿上东西便走。好在我是一人来的,来去倒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