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4/5页)

有一天?变得?

“可是你还没准备好,差得很远。”

“所以我才想在这里实习。”

“我们不提供实习。”

“我愿意免费一周工作二十三小时,我不在乎是否能抵学分。我可以帮忙抄写、查核、找数据,我什么都肯做,雇用我绝对不吃亏。”

“什么都肯做?”他目光炯炯地看着她,“你愿意泡咖啡、吸尘、扫厕所吗?”

“现在谁做?”

“我和马特,凯萝不用跑新闻的时候也要帮忙。”

“那么我绝对愿意。”

“也就是说,只要能进来工作,你不计一切代价?”

“对。”

他重新坐好,仔细观察她,“你明白只是来打杂而且没薪水领吧?”

“我明白。星期一、三、五我可以来上班。”

他终于说:“好吧,塔露拉·哈特。”他站起来,“让我瞧瞧你的本事。”

“没问题。”她微笑,“还有,叫我塔莉。”

他送她出去,“嘿,马特,见见新来的实习生,塔莉·哈特。”

“酷。”马特忙着把玩腿上的摄影器材,连头都没抬。

到了门外,雷恩先生停下来看着她,“哈特小姐,希望你认真看待这份工作,否则这次实习很快会结束,比牛奶的保存期限更短。”

“我一定会努力,雷恩先生。”

“叫我强尼。星期五见,八点好吗?”

“我会准时到。”

她快步走向公车站,脑中一再回想刚才的经过。

她等于自己创造了实习机会。成名后,接受菲尔·唐纳修[50]的访问时可以当成小故事来说,借此展示她的胆识与毅力。

没错,菲尔,这么做真的很需要勇气,但你也知道,传播业是人吃人的世界,而我当年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

不过她要先告诉凯蒂,所有事情都要告诉凯蒂之后才显得完美。

这是她们实现梦想的起点。

四方院的樱花树比日历更能清楚地表现时间。春天时满树粉红缤纷,温暖宁静的夏日则变得青翠茂盛,开学时绚烂多彩,而此刻,1981年11月,叶子落尽,只剩光秃秃的树枝。

对凯蒂而言,时间过得太快。刚进大学时的她羞怯内向,现在则天差地远。在华盛顿大学的这几年,她做过新生周短剧的导演,筹备并规划三百人的大型舞会,学会一口喝干啤酒、吞下生蚝,在兄弟会派对上热络交流,即使和不认识的人相处也很自在,她可以写出生动感人的新闻报道并拍成影片,即使身在事发现场也能做得十全十美。她的新闻学教授对她评价极高,无数次赞赏她的天分。

然而问题似乎在她的内心。塔莉或许可以勇往直前、什么都敢问,但凯蒂很难在别人伤心痛苦的时候跑去纠缠。最近她越来越少写故事,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帮忙编辑塔莉的报道。

她无法成为联播网的新闻制作人或一流记者,她欠缺那种特质。每天她坐在广播与传播的课堂上,感觉都像在欺骗自己。

最近她开始有不同的梦想,她想上法学院,这样就能对抗她所报道的那些不公不义;她想写小说,让人们看到美好光明的世界……她想——恋爱,这是埋藏最深的梦想,但她如何能告诉塔莉这些想法?

初中时没有人肯跟她说话,是塔莉先牵起她的手,是塔莉编织出两人搭档报新闻的美梦,她要如何告诉好友她有了不一样的梦想?

应该不难才对。她们立志一起成为记者时年纪还很小,这些年来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越南战败、尼克松辞职、圣海伦火山爆发、美国冰上曲棍球奇迹式地赢得奥运金牌,还有低成本电影演员当上总统,在这变化万千的时代,梦想又怎么可能不变?

她只要坚持立场一次就好,告诉塔莉实话:那些是你的梦想,塔莉,你让我感到光荣,但我已经不是十四岁的小女生了,不可能永远跟随你。

“今天就说吧。”她自言自语,一手拎着背包穿过雾蒙蒙的校园。

假使她有真正的目标,或许可以取代搭档成为王牌记者的梦想,塔莉也比较可能接受;如果凯蒂只是含糊地说她不知道,恐怕无法抵挡热带风暴塔莉的威力。

到了校园外围,她和其他学生一起过马路,遇到朋友时微笑挥手打招呼;回到姐妹会所,她直接去客厅,一大群女生像热狗一样排排坐在沙发和椅子上,芹绿色地毯上也坐满了人。

她将背包扔在地上,在夏绿蒂与玛莉凯中间找到空位坐下,“开始了吗?”

大约有三十个人同时出声嘘她,因为日间医学影集《杏林春暖》的主题曲响起了。屏幕出现女主角劳拉的特写,她好漂亮,眼睛水汪汪,披着无比美丽的白纱,客厅里的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出声赞叹。接着男主角路克登场,穿着灰色晨礼服,对着他的新娘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