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2/2页)

“那些到现在都不肯退选的秀女,只怕以后有的等喽!”好事的人闲谈起来时,总会这么说。

一片忙乱之中,反而是糜芜最为清闲。婚期定下来之后,按着礼制她并不能够与崔恕见面,大婚的程序就算再繁琐,她所要做的也无非是准备出嫁,除了要每日跟着尚仪局的女官学习大婚时的礼仪,又有尚服局的女官几次过来量体裁衣之外,一件事都不用她操心,每日里悠悠闲闲的,这些日子里做的最大的一件事,也无非是新腌了几罐樱桃。

只是婚事虽然办得热闹,除了按制遣使问候之外,私下里崔恕竟从未向她传过什么私密的说话,糜芜想起当日捧着遗诏闯进垂拱殿时,从头到尾都不曾见崔恕脸上有过什么喜色,大约他还是有些不情不愿。

她一次次自己做主,逼得他不得不接受,便是好性子的人也未必没有怨言,更何况是他。这会子,大约他心里还噎着一口气,不过,只要她嫁过去,不信哄不好他。

眨眼之间,便到了四月初六日大婚之期。

天还未亮时,百官已经入朝朝贺,崔恕着通天冠、绛纱袍,遣使将册立皇后之事奏告天地、宗庙、社稷、诸陵,奏告之后,中书令奉上皇后册宝,侍中宣读封后诏书之后,使节恭恭敬敬地将皇后之册交与太傅,皇后之宝交与太保,崔恕这才下诏,命持册宝到昌乐郡主府,亲迎皇后入宫。

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宫外走去,崔恕迎着日色微微眯了眼睛,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诸事已定,只等她来。

昌乐郡主府中,教引嬷嬷引导着盛装的糜芜,出立房外,静等吉时。不多时,鼓乐声遥遥传来,使者陆续进门,糜芜拜受了皇后册宝,之后乘舆出中门,又换车出府门,在鼓吹声中向皇宫行去。

日晡之时,车辇来到宣德门前,糜芜在车中受了百官、宗室的拜迎,之后入宣德门,在女官的引导之下,向福宁宫走去。

刚一踏进后殿,在无数人之中,第一眼便看见了崔恕,他面色沉肃地望着殿外,看见她走进来时,身子微微动了一下,神色却不曾有半分改变。

许久不曾见面,此时乍一看见他,竟是禁不住的欢喜。先前女官教习礼仪之时曾经讲过,入殿之后须当肃穆,然而此时糜芜遥望着崔恕,忍不住嫣然一笑。

花钗龙凤冠上珠宝璀璨,珍珠面靥贴在颊上熠熠生辉,然而她一笑之色,比天底下所有的珍宝加起来都更加动人心魄。

崔恕突然就有些掌不住,努力绷住唇角,这才不曾笑出来。

他慢慢向她走去,到近前时躬身一揖,请她入座。她福身还礼,抬眼看他,又是一笑。

尚食进上饭食,两人并肩坐了,食进三筯,跟着三次饮酒,那酒是内库窖藏的蜜酒,入喉虽然甘甜,后味却是霸道,待放下酒卺时,崔恕瞧见糜芜眼皮上、两颊上早已经染了一抹绯色,原本勉强平静着的心不觉砰砰乱跳起来。

等了这么久,想了这么久,他总算得到了她。

然而,她如此不驯,他须得小心谨慎。

尚仪指挥着宫人撤下酒食,尚宫上前请崔恕除下绛纱袍,换上常服,尚寝服侍着糜芜脱去皇后礼服,又殷勤请入寝间,坐于幄中。服侍的人很快都退了个干净,外间有轻微的响动,崔恕却迟迟没有进来。

糜芜又等了一会儿,崔恕还是没来,她起身思忖片刻,索性走出去,龙凤红烛氤氲的光焰之下,就见崔恕独自坐在桌边,手中拿着酒杯,那酒却也不曾饮,只是拿在手里看着。

糜芜走近了,弯腰向着他,笑道:“陛下是等着我来相请吗?”

“我在想,你会不会还藏着一道遗诏,”崔恕抬眼看她,道,“如果有的话,又会是什么?”

“你猜?”糜芜嫣然一笑,握住了他的手,“进屋吧。”

金钩移开,珠罗喜帐层层放下,糜芜躺在床里,听着身边崔恕窸窸窣窣脱衣的声音,颊上热起来,心跳一下子就快到了不能再快。

欢喜,不安,甚至还有点恐惧,新婚之夜,总是让人无所适从。

崔恕很快在身边躺下,糜芜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然而声音很快停住,他躺在床边,并没有过来。

糜芜睁开眼睛,迟疑着道:“崔恕?”

朦胧的晕光中,只听他道:“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