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2/2页)

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为安抚前方将士之心,崔道昀立刻加封郭思贤大将军之职,全权统领西路军队。只是,不到一个月后,崔道昀收到了关于耸翠岭战事的另一种说法:当日陈廉是按照约定时间出击,而郭思贤却误了时辰,害得陈廉独自面对西陵大军,损伤惨重。

陈廉本来有机会逃脱,但为了给郭思贤争取时间,陈廉选择了死战,等郭思贤赶到时,陈廉已经全军覆没,郭思贤以生力军对战久战疲惫的西陵大军,这才捡了个便宜。

原本应该着手核实这个说法,但此时西疆战事未定,耸翠岭一战士气大伤,若在此时处置郭思贤,一来难免军心动摇,二来临阵换帅从来都是兵家大忌,崔道昀权衡利弊,最终按下了此事。

数月之后,郭思贤彻底击退西陵大军,声名一时无两。崔道昀知道,此时更不能处置他,这事便一天天拖了下去。再后来郭思贤班师回朝,在朝堂之上痛陈陈廉之罪,群情愤激,崔道昀为安抚人心,下令革去英国公府爵位,又将陈家近支亲眷悉数流放,曾经赫赫扬扬的英国公府至此烟消云散。

此后数年,崔道昀也曾派人调查过耸翠岭一战的真相,可惜年深日久,证据都已湮灭,而郭思贤也在南征北战中一天天独揽军权,党同伐异,国中可用之将,一半都投在郭思贤门下。

崔道昀看着跪在地上,依旧腰背挺直的儿子,心绪复杂。英国宫府出事时崔恕还不到六岁,但他本就早熟,又是他一手带大,对此事自然有自己的看法。当时西疆战事吃紧,崔祁煦又刚刚开蒙,崔道昀国事家事都是繁忙,难免忽略了崔恕,等腾出手来,才发现后宫诸人在皇后的纵容下,百般苛待着崔恕。

大约他的怨怼,就是在那时候就有了的。崔道昀低声道:“哲熙这个名字,是朕给你取的。”

“先生给儿臣取名为恕,表字明恕,敏锐曰明,宽仁为恕,先生希望儿臣人如其名。”崔恕答非所问。

恕。崔道昀淡淡一笑,道:“好,朕准了。”

崔恕七岁时出水痘,高烧不止,连日服药也不见好转,崔道昀命汤升前去照管,竟发现那些药里加了别的东西。当时太子刚刚册立,郭思贤又在边疆作战,崔道昀既不想朝堂动荡,又不想崔恕因此丧命,最后托付谢庭,一招假死计,将崔恕送出宫外养活。

谢庭将他送去了哪里,后面他姓甚名谁,如何生活,崔道昀再没有问过,唯有连他也当做是六皇子已死,才能守住这个秘密。

作为天子,崔道昀觉得,他没有多少选择,但作为父亲,他的确亏欠崔恕。

崔道昀抬手令肩舆继续前行,又向崔恕说道:“起来吧,朕带你去秾华宫给皇后行个礼。”

秾华宫中,郭元君换好皇后礼服,扶着芳华的手向庭中走去,崔道昀也在此时踏进宫门,郭元君福身行礼,沉声道:“臣妾听闻早朝时镇国公被禁足一事,不胜震惊,臣妾敢以性命担保,镇国公绝无贪赃枉法之事!”

“皇后放心。”崔道昀双手扶起她,道,“此案已交由太子处理,必定能问一个水落石出。”

郭元君刚刚站起,跟着又是一礼:“臣妾恭贺陛下父子团圆!”

崔道昀再次扶起她,回头向身后的崔恕道:“过来拜见你母后。”

正殿中红毡铺地,崔恕双膝跪下,向郭元君叩头行礼,道:“儿臣见过母后。”

“哲熙既然回来了,”郭元君笑道,“今后就与你兄弟们一起,好好襄助陛下。”

崔道昀道:“他今后还用现在的名字,就叫崔恕。”

郭元君看向崔恕,崔恕也正看着她,四目相对之时,崔恕神色不变,郭元君却慢慢露出了笑容,不肯改回名字?这就有意思了。

福宁宫中,糜芜听完闻莺的说话,迟疑着问道:“六皇子在宫外时的名讳,唤作崔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