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动手(第4/5页)

这些人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

许明祯神情复杂地长叹了一口气,他没想到外孙会选择用这种方式,外孙分明是打算把那些骂名都背在他自己身上了。

想着,许明祯的眸色更幽深了,他端起茶盅,又放下。

许太夫人看出他心事重重,温声问道:“你可是在担心阿炎?”

许明祯又叹了口气,“阿炎,他啊,还是太年轻……”

“那些胡言乱语的人确实得罚,但是他大可以另找个罪名,哪有像他这么硬杠的啊!”

官场上一直是这样做的,有些事为君者只能按下,找个借口罚了,息事宁人就是了。

许明祯抿紧了嘴唇,忧心忡忡。

可许太夫人却是勾唇笑了,那双年老却毫不浑浊的眸子里笑意盈盈,难掩慈爱与骄傲,目光柔和。

“阿炎他长大了。”许太夫人含笑道。

许明祯愣了一下,神色怔怔,须臾,他也笑了。

许太夫人随口一句话让许明祯突然就豁然开朗了,浑身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他捋着胡须,颔首道:“是的,他长大了。”

是自己想岔了。

作为君主,是该有手段,对朝臣恩威并施,以维持君主的威仪,但是君子磊落,是非分明,有所为有所不为。

许明祯的眼神渐渐地沉淀了下来,对阿炎这孩子,他应该相信,而不是质疑。

他又端起了茶盅,抿了两口茶,话锋一转:“府里这两天怎么样?”

许明祯这句话问得没头没尾,但是以他们夫妻多年的默契,许太夫人一听就知道他在问什么。

她优雅地抚了抚衣袖,眸子里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沉声道:“这几天,我依着阿炎说的,对府中下人放宽了管束,可到目前为止,阿炎那里还没有什么消息,估计人还没动。”

许明祯慢慢地以茶盖拨去漂浮在茶汤上的浮叶,目光看着茶汤里沉沉浮浮的茶叶,思绪也随之沉浮。

他们已经抛下了鱼饵,照理说,不该没动静才是,除非……

须臾,许明祯从茶盅里抬起头来,若有所思地眯了眯眼,推测道:“是不是还有什么疏漏?”

说到“疏漏”,许太夫人心念一动,脱口道:“玉姐儿那边……”

许明祯也知道孙嬷嬷的事,立刻意会了。

最近许太夫人对阖府下人都放宽了管束,只除了三孙女许夕玉的院子,是唯一的例外。

因为孙嬷嬷管得严,把许夕玉的院子管得好似铁桶一般密不透风,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许太夫人把大丫鬟喊了进来,吩咐道:“你去把孙嬷嬷叫来。”

“是,太夫人。”大丫鬟匆匆进来,又匆匆领命而去。

许太夫人对许明祯感慨地叹道:“孙嬷嬷真是不错,要是能把玉姐儿的性子扭过来就好了。”

“现在来看,玉姐儿的亲事还是得找户清正的人家,还不能是宗妇,她的小心眼太多,不适合掌家。”

“而且,最好不是京城的人家……”

许太夫人絮絮叨叨地说着。

大丫鬟利索地打帘出去了,快步前往许夕玉的院子。

今日又是晴朗的好天气,明媚的阳光柔柔地洒在院子里,洒在姹紫嫣红的花木上,也洒在窗边的少女身上。

许夕玉身姿笔挺地站在窗边的书案前,提腕挥墨。

少女穿着一件月白色绣折枝芙蓉花褙子,阳光下,她白皙细腻的肌肤在阳光下仿佛无暇美玉,娴静的少女如同一尊玉像般。

两丈外的一把酸枝木圈椅上,坐着一个着铁锈色褙子的老嬷嬷,孙嬷嬷气定神闲地喝着茶。

许夕玉一边写着字,一边用眼角的余光瞥着孙嬷嬷,眸色微深。

这孙嬷嬷管东管西,管得她特别严厉,时常借着“修身养性”为借口,让她练字、练琴,这已经十来天了,她都没能和外面联系上。

更麻烦的是,她每天都被关在自己的院子里,除了每日的晨昏定省外,几乎是寸步不得离开这院子。可即便是晨昏定省,孙嬷嬷也是如影随形地跟着她。

再这么下去,怕是要坏事了。

这孙嬷嬷软硬不吃,油盐不进,一板一眼,连塞银子也没用,偏就是盯上自己了。

她怎么就这么烦人!!

许夕玉眯了眯眼,眸色深不可得,脸上还是一派温婉娴静的样子。

许夕玉的手没停下过,不紧不慢地写着字,一直到写完了最后一个字,这才放下了手中的笔。

检查了一遍后,许夕玉就道:“孙嬷嬷,我写好了。”

孙嬷嬷放下手里的茶盅,起身走了过来。

许夕玉连忙退开。

孙嬷嬷在书案前停下,俯首看着桌面上的那张宣纸,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

宣纸上,以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抄了一页《金刚经》。

孙嬷嬷一个字一个字地往下看,看着看着,微微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