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确定(第3/4页)

“当时,蒲人还在四处搜索三少爷的下落,奴婢一个京城口音的外地女人带着一个三岁的孩子实在是太招眼了,走到哪里也避不开旁人的耳目。奴婢根本无处可逃。”

“奴婢是为了三少爷好,才把他交托给那个女人,不然,三少爷肯定逃不过蒲人的耳目,只会落得和世子夫人一样的下场……”

马氏神情激动地说着,那张黝黑的脸颊微微涨红,五官显得有些扭曲。

楚老太爷阅人无数,看着马氏那仓皇不安的眼眸,如何不知道她是在托辞狡辩而已。

楚老太爷懒得与她争辩,语调犀利地打断了喋喋不休的马氏:“那个女人是谁?你把舒哥儿交给了谁?”

马氏不敢直视楚老太爷与楚太夫人,又缩了缩身子,舔了舔发干的嘴唇,答道:“那个女人叫朱小莲。”

朱小莲这个名字铭刻在马氏心中十几年,就算是努力遗忘也忘不了。

说句心里话,马氏是同情朱小莲的,朱小莲是个苦命人。

十三年前,蒲人在陇州烧杀掳掠,无所不为,朱小莲的丈夫与孩子就是被蒲人所杀,而朱小莲自己也被蒲人糟蹋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

当时马氏就躲在不远处一个角落里,亲眼看到了这一幕,可是她一个弱女子,也帮不了朱小莲,就算她出去,也不过是多一个人被糟蹋而已。

她唯一能做的也就是等蒲人离开后,给浑浑噩噩的朱小莲穿上了衣裳,还把她带回了暂居之地。

等朱小莲再次醒来后,就把之前的事忘得干干净净,整个人疯疯颠颠的,她以为她的丈夫与孩子还活着,起初非要去寻他们的下落,还是楚庭舒的存在转移了她的注意力。

朱小莲把楚庭舒误认为是她的孩子,对他体贴入微。

马氏当下心念一动,她带着一个孩子恐怕避不开蒲人的耳目,与其大家一起死,不如各得其所,她干脆就把楚庭舒“送”给了朱小莲,自己趁夜悄悄地跑了。

那之后,马氏就再也没见过朱小莲和楚庭舒,一眨眼,就整整十三年了。

这时,沉默许久的楚太夫人问道:“你可知道那个朱小莲住在哪里?”她的声音已有些喑哑,上半身绷直。

“她夫家姓肖,当年,住在楠康城附近的肖家村里。”马氏立刻答道。

肖?!一直垂眸的端木绯猛地抬起头来,双眸微微睁大。

马氏说的话与人牙子的供词对上了,所有的线索都连上了。

肖天果然就是楚庭舒!慕炎若有所思地摩挲着手里的折扇。

屋子里陷入一片寂静。

楚老太爷瞪着马氏,拳头握得更紧了,手背上浮现根根青筋,怒意翻涌。

又是一阵秋风自窗外吹来,带着几分寒意的微风抚在他额头鬓角,让楚老太爷激动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些许。

楚老太爷淡淡地又道:“马氏,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你事后为何不回京来禀明?”

如果真如马氏所说,那么在临泽城破后,蒲人肯定就放弃楚庭舒了,马氏完全可以回头去把楚庭舒找回来了。就算是她找不到了她说的那个朱小莲,她也可以来京城,把她所知告诉楚家,那么凭借楚家的能力,何至于让楚庭舒流落在外十几年……

马氏连忙为自己辩解道:“老太爷,奴婢没有路引,又是一个妇道人家,京城千里迢迢,奴婢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一个逃奴,还弃了小主子,又怎么敢回来!”慕炎突然开口道,语气冷冰如寒霜。

但凡有点良心的人,当年真是迫不得已的话,事后就该回京告知楚家,那个时候,只要楚家拼尽全力去找的话,一定能够找到楚庭舒的,不至于拖了这么多年,拖得线索全断了。

慕炎的语气、眼神宛如寒潭,散发出了幽幽的寒气,令得马氏胆战心惊,她的身子抖得更厉害了。

楚老太爷盯着马氏,又逼问道:“马氏,你还有什么没说的?”

“奴婢都说了!”马氏再次对着地面重重地连连磕头,咚咚作响,“老太爷,奴婢知道的都已经说了。后面的事,奴婢真不知道了。”

楚老太爷与楚太夫人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眼底闪现希望的火苗,就彷如在黑暗中迷途的旅人在精疲力尽之际看到了温暖的灯光。

对于二老而言,今天能从马氏嘴里得到这个线索,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这么多年来,虽然他们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孙儿楚庭舒,但是理智告诉他们,以当时的情况,兵荒马乱,死在蒲人手下的大盛百姓数不胜数,年仅三岁的楚庭舒不可能还活得下来,但是现在,他们至少可以确定孙儿没有死在蒲军的手里。

而且,他们又有了关于孙儿下落的线索。

楚老太爷定了定神,心里琢磨着,今天就派出些人快马加鞭地赶去陇州楠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