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落魄(第3/4页)

“哒哒哒……”

朱轮车伴着一阵规律的车轱辘声不疾不徐地往前行驶着,把王家人远远地抛在了后方……

而王家人还在吵个没完没了,引来了更多看热闹的人。

吵来吵去也就是彼此推卸,彼此责怪,根本就吵不出什么结论来,最后还是赵氏实在受不了周围人的指指点点,拍板说去季兰舟给的那个宅子里先住下。

从王家的祖宅到城西的这个宅子几乎要穿过大半个京城,这一路,王家上上下下百来号人形成了一条诡异的风景线,哪怕下人们连连赶人,也驱不尽周围看热闹的人,还引来了更多的好事者一路上对着王家的车队指指点点。

等进了宅子后,王家人都傻眼了。

这不过是小小的三进院子,从前连王家公子的院子都比这个大,现在要住一家子三房三十来口人,还有那么多下人奴婢要安置,这怎么可能住得下呢!!

“五姐姐,都怪你,这一切都怪你!要不是你把兰舟表姐赶走了,我们怎么会住到这么小的宅子里!”

“本来,五姐姐一定是打算把外祖母还有我们都接到县主府住的。”

“五姐姐,你太任性了,因为你,害得我们全家都要跟着你受苦,害得我们这么多人要挤在这么间小房子里!”

“……”

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第一个冲到了王婉如跟前,激动地指着她的鼻子斥责起来,这才刚进门,又是一场争吵开始了。

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人也按捺不住地各自发声,余氏自是帮着自己女儿王婉如,二房和三房一个个枪尖都对准了长房,争吵不休。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自打住进这个宅子后,三房人的争吵就没停下过。

这么多人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便是几个姑娘出屋散个步也会迎头撞上,再加上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王家没钱了,这宅子里也住不下那么人。

搬到这里的第二天,赵氏和王之濂就做主先把家里的大部分家丁给卖了,接着是一部分丫鬟和媳妇子,每个姑娘身侧只剩下一个大丫鬟,剩下的都是干粗使的婆子,连厨房的人也遣散了一半,反正他们再也吃不上以前那些精致的山珍海味了。

王家的这番动静自然也都落入京城各府的眼里,怎么说王家也算是开国勋贵,在京城里姻亲故交纵横,却没人敢多管闲事,毕竟王家什么不好惹,偏偏惹了东厂,谁又敢冒着得罪东厂的危险去和王家往来呢?!

其他府邸一个个心里都觉得王家不知死活,事关献给南境的八白万两,竟然敢趁着皇帝不在京中,在岑隐的眼皮子底下玩花样,这不是挑战岑隐的权威吗?!

不知死活,实在是不知死活!

接下来的两三天,王家的那些事都成了京中茶余饭后的话题,但没过几天,就被人抛诸脑后,毕竟从王家的现状来看,他们家已经完了,以后怕是也很难再崛起了……

与此同时,户部很快就把季家剩下的家财还给了季兰舟。

在东厂卖了王家所有的家产后,还差了近一百万两,可是季兰舟欣然接受了,对前去县主府的那些户部官员很是客气,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让那些官员很是受用,觉得这位季家姑娘真是如传言般善良大度。

之后,京中的不少目光就都盯准了季家献上的八百万两献银。

自皇帝离京南巡后,现在是由司礼监监朝,岑隐把这事交给了端木宪。

有岑隐在,一切就顺利多了。

端木宪与一众户部官员协同兵部一起在文渊阁商议了几天,规划了一番这八百万两如何落实到细处。

前方南境的战事已经持续了两年多,不仅是缺粮草、缺兵械、缺战马,而且那些战死沙场的英烈以及伤残者的丧葬和抚恤至今没有到位,拖延下去,也会损伤军队的士气。

还有南境的数个城池经历了两年的战火,几个收服的城池至今百废待兴,别的不说,只这被战火摧残的城墙总得重新修补起来,以防敌军再次来袭。

方方面面,要考虑的地方不少,此事不仅干系到前方数十万将士,也关乎自己远在南境战场的外孙慕祐显,端木宪是一点也不敢轻怠,巴不得事事亲力亲为,又格外费心盯着下面的人,以防贪墨。

十一月十二,圣驾终于渡了江。

这一路皇帝都没闲着,在离开罗平城后,相继阅视了天斐坝和于家坝,免了当地的地丁银,又令河臣在大泽湖加建两座堤坝,保证下游河道居民的安全。

所经之处,百姓无不感激涕零,赞颂皇帝乃千古名君。

就在这片万众一心的赞颂声中,圣驾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姑苏城。

应天巡抚带着当地官员以及数以千计的百姓前来码头接驾,从船上看下去,除了两岸的一排排垂柳,便是那密密麻麻的人头,一片热闹繁华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