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后悔(第3/5页)

他首先是君,其次才是父。

叹气声还未落下,一个小內侍步履匆匆地进来了,禀道:“皇上,简王求见。”

“宣。”皇帝简单地吐出一个字。

须臾,着一袭石青色锦袍的简王昂首阔步地走了进来,对着皇帝郑重地抱拳行礼,“参见皇上。”

简王飞快地朝坐在窗边饮茶的岑隐瞥了一眼,似有一分犹豫,但还是说道:“还请皇上准末将亲往北境与北燕人一战!”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地回荡在御书房里,一旁的岑隐捧着茶盅的手在半空中停顿了一瞬,随即就若无其事地送到了红艳的唇畔。

什么?!御案后的皇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眉头紧皱。

他心心念念地忧虑着该如何维护两国和平,而简王却在这个时候来请战!

简王抬眼看向了御案后的皇帝。

两国和谈来之不易,简王也不想重掀战事,但使臣去往北燕已经两个月了,到现在都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这让简王不得不怀疑,耶律索是不想履行和谈了!

既然如此,大盛也不该继续坐等才是!

所以,他来了……

简王的眉宇间带着一股逼人的锐气,继续说道:“皇上,末将在边境时曾与这北燕新王交过手,与先北燕王相比,新王耶律索嗜杀成性,野心勃勃,对大盛一直心怀觊觎,臣只恐他会撕毁和约。”

“不行。”皇帝声调微冷,毫不犹豫地说道,“南怀和北燕两头战事,风险太大了,更何况,现在国库空虚、军备匮乏、士兵不足,再加上征兵不顺,在这个时候大盛绝对经不起两头烧!”

“皇上,无论是战是和,末将以为也该整兵边关,如此进可攻退可守,更可以对北燕起到威吓的作用,令北燕不敢擅动。”简王慷慨激昂地说道,就像是一柄快要出鞘的利剑般,“哪怕北燕想战,大盛也不会边境空虚,无力还击。”

皇帝眯了眯眼,目光微凝地看着御案另一边的简王,眸底掠过一丝疑虑。莫非简王是想借这个机会回北境去?

皇帝沉吟一下,缓缓道:“朕担心若是这时候整兵,说不定反而会刺激了北燕人,以为大盛又要开战……”

“皇上,可若是无所作为,末将恐那北燕人得寸进尺!”简王眉宇紧锁地又道。

“好了,君霁,你不要再说了。”皇帝不耐烦地直呼其名道,“两国好不容易才停战,不可再妄动干戈,更不可轻易激怒北燕人!”

简王君霁抱拳的双手下意识地微微使力,手臂的线条绷紧,冲口而出:“皇上,请三思。当年北境有镇北王府世代镇守,北燕畏之如虎,不敢犯境。如今好不容易大败北燕,必须趁机挫其锐气……”

这些年来,因为镇北王府满门覆灭,北燕人自觉北境无将,才会越来越肆无忌惮,去年北燕的投降来之不易,要是这个时候大盛再退缩,以后恐怕越发压不住北燕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君霁说话耿直,就事论事,可是听在皇帝的耳中,这番话却是刺耳极了。

御书房里,瞬间就一片死寂。

外面的天空都不知何时暗了下来,天空中阴云层层叠叠,如同那墨汁染黑了天空般,一场暴雨似乎即将来临了。

皇帝面沉如水,脸色似乎比那天空中的阴云还要难看,心中更是一阵暗潮汹涌。

镇北王府已经覆灭了十二年了,竟然还有人提,还是简王!他的决定果然是对的,决不能让简王再回北境,免得养大了他的心,自以为能功高震主了!

御书房里服侍的小內侍赶忙把御案旁的宫灯点亮了,宫灯发出莹莹光辉,屋子里也随之亮了起来。

岑隐抬手轻轻地用茶盖拂去茶汤上的茶叶,他半垂着脸,静静地坐在此刻昏暗的御书房里,就像是一尊玉雕般,冰冷而宁静。

“皇上……”

见皇帝沉默,君霁还要再说,却被皇帝冷声打断了:“够了!”

“君霁,记住,朕是君,你是臣,君臣有别。你莫非是想抗旨不尊?”皇帝目光冷如冰棱般,浑身散发着冰冷肃杀的气息。

皇帝的话都说到这个地步,哪怕君霁心里还有再多的话,也只能咽了回去,道:“末将不敢!”

皇帝挥了挥手,淡淡道:“好了,你下去吧。”

君霁半躬着身,不甘心地抱拳行礼,“是,皇上。”退了下去。

绣着五爪金龙的锦帘随着君霁的离去在半空中凌乱地跳跃了几下,皇帝盯着那道锦帘,嘴唇紧抿成一条直线,咬牙怒道:“亏朕这些年待简王府不薄,他还心心念念想着薛祁渊那个逆贼!薛祁渊此人就和朕那个大皇兄一样,惯会收买人心……而且,还忘恩负义!”

皇帝似乎想到了什么,眸底浮现一片浓浓的阴霾。

“朕当年也给过他机会,他的儿子不过五岁稚龄,朕就封了他为镇北王世子,就连他的女儿也给一个郡主的封赏,结果呢?他竟然意图整兵,替朕那大皇兄报仇,辜负了朕对他的一片期望。他会落到那个结局,也是他咎由自取,怨不了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