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反击(第2/5页)

端木绯又亲自把茶盅端到了楚老太爷跟前,如同往昔一般,完没注意到李廷攸正一脸期待地看着她,仿佛在说,接下来该轮到他这表哥了吧。

偏偏端木绯看也没看他一眼,笑吟吟地与楚老太爷一会儿论起茶经,一会儿又说起她在猎宫摆的那个残局,一老一得颇为投缘。

喝了两盅茶后,楚老太爷就起身告辞道:“你们三个好好玩,老夫就先告辞了。”

端木绯、封炎和李廷攸一直恭送楚老太爷到一品轩的大门口,目送他上了一辆黑漆平顶马车,端木绯依依不舍地看着马车渐行渐远。

此时,御街上的禁军已经撤了,人流也大都散去了,只剩下一部分百姓还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唏嘘地彼此讨论着肃王问斩的事。

楚家的马车载着楚老太爷朝着城北飞驰而去,一刻不曾停歇,一炷香后,马车就抵达了宣国公府,经过大敞的朱漆大门进了府。

六和堂里,一片静谧无声,角落里的紫铜吉祥莲花香炉吐着袅袅的熏香,飘扬在屋子里,显得庄重宁静

楚太夫人坐在罗汉床上,手里慢慢地捻动着一串红珊瑚珠的佛珠,双目低垂,神态虔诚。

当她听到一阵打帘声响起时,不由抬眼望去,对上了楚老太爷那双沉静的眼眸。

虽然二人什么都没有说,但是夫妻多年,有些事也不需要斥诸言语。

彼此一个对视,楚太夫人就知道肃王已经伏法了。

这件事算是彻底落幕了

楚太夫人闭了闭眼,念了声佛,跟着就听楚老太爷清了清嗓子道:“今天我在御街那边还遇上了封炎和端木四姑娘”

楚太夫人惊讶地睁开了眼,再次朝楚老太爷望去,楚老太爷就把在一品轩偶遇他们的经过说了一遍,一直说到他亲手为长子长媳放了孔明灯

楚太夫人的表情更为复杂,好一会儿,才缓缓道:“过几天,我想去给阿羡、阿羡媳妇和阿辞上柱香,告慰他们在天之灵”

虽然楚太夫人力图镇定,但是说着说着,她的声音中就难免露出一丝哀伤来,脑海中闪过那一张张熟悉的音容,阿羡夫妻俩,阿辞还有阿辞的弟弟

一种悲怆的气氛在夫妻俩无声的对视之间弥漫开来,这时,一个小丫鬟快步走了进来,禀道:“国公爷,太夫人,三姑娘求见。”

空气又是一凝,似是被禁锢一般。

须臾,楚太夫人方才抬手沉默地做了个手势,示意丫鬟把人领进来吧。

不一会儿,又是一阵打帘声响起,身着一袭青白色对襟袄子搭配一条艾绿色马面裙的楚青语款款地进来了,她一头浓密的青丝只是松松地挽了一个纂儿,俏脸上樱唇紧抿,眼神飘忽,似乎有些心神不宁。

“祖父,祖母。”楚青语对着两位长辈盈盈一福。

她一得知楚老太爷回来了,也顾不上细细梳妆,就以最快的速度赶来了六和堂。

“祖父,肃王已经问斩了吗?”楚青语急切地看着楚老太爷,声音艰涩地问道。

楚老太爷淡淡道:“刑部已经于午时三刻行刑。”

楚青语闻言纤细的身子如那风雨中的残柳般晃了晃,如遭雷击,小脸上几乎没了血色,思绪翻涌。

本来,肃王联合孙明鹰逼宫应该是在三年后,当时五军营大军奉皇命出征,京城空虚,肃王蓄养的私兵和京卫大营一共五万叛军趁夜一举控制了京城的四道城门,叛军将皇宫团团围住,宫门几乎不守,最后还是岑隐率领神枢营在危急时刻赶来救驾,才险险地逼退了叛军。

肃王父子俩则在一干残军的护送下逃离了京城,一走了之,而这京城中却是迎来了一波大清洗。

朝廷上下清理了一大批肃王党,清算下来竟然是有近半的朝臣与肃王有或轻或重的牵扯。皇帝得知后雷霆震怒,所有受牵连的朝臣都是满门抄斩,有些更是诛连九族,午门和菜市口几乎被血染成了一片血河。

彼时,李家就是被肃王案牵扯进去的。

肃王案一发,李大夫人许氏就交出了账本,指认李家勾结肃王盗卖军粮,所得银两数孝敬给了肃王。

皇帝本来还想彻查,可是紧接着就爆出了李廷攸冒领军功之罪,皇帝大怒,直接将李家满门治罪,最后,也只有李大夫人告密有功,被开恩免了死罪,并留下她的一双儿女。 至于肃王父子俩,辗转南下逃至了滇州,勾结南怀人占地为王,此后与朝廷足足对峙僵持了五年。

但是现在,这些事却提前了整整三年,而且肃王几乎是兵败如山倒,根本就还来不及掀起太大的波澜,肃王一党就彻底崩塌了!

南怀来袭滇州的事发生了,肃王逼宫也同样发生了,这些大事都如她所知一般一一地应验了,然而,很多地方却又变得不太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