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一桶金(第2/6页)

这正是伊丽莎白这一个月来最大的收获:二月的一天,她偶然结识了一位黄皮肤黑头发,地地道道的明国人。

“是那位明国的老夫人?”黛西问。

伊丽莎白点点头,莉莉羡慕的说:“据说那是女爵母亲的贴身管家,明国人称之为‘奶娘’,老妈妈常愿意交给学院的姑娘们明国话,可明国的官话和文字实在太拗口难学了。”皮尔家族也曾试过学那些,想籍此提升修养,扩大交际,可从莉莉的父亲到她自己,最终都放弃了。

“莉齐,你真聪明!”黛西也真心实意的赞叹。

伊丽莎白微笑不语,幸好她上辈子生在金陵,在那里度过童年,这才能听懂明国官话,若是长在别的地方,只怕不必莉莉她们好到哪儿去。

稀少的闲暇时光就在姑娘们闲谈中悄悄流逝了。莉莉虽然沮丧,却也不至于太过为难自己,不会编织花边毕竟时间不足道的小事,对出身富裕的小姐们来说,能掌握这门技艺固然是锦上添花,不会也没什么。不管是学院还是家庭,都不会要求小姐们成为技艺娴熟的花边女工,淑女们只需要学会用挑选花边样式,来装饰衣裙和物品就足够了。审美和搭配才是关键,小姐们绝不会用大片的时间就做女工就能完成的活计。

就连伊丽莎白也是如此,她只是喜欢做着针线活思考罢了。

可没想到,这项在朋友们看起无足轻重的小技艺,正为她带来头一枚金畿尼。

初入三月的一日晚宴后,一位身材高挑,仪态端庄的高级生小姐拜访了伊丽莎白和萝拉的休息室。同行的作为介绍者的还有达莲娜。

“这是我的远房堂姐,她对你编织的明国花纹很感兴趣。”达莲娜开门见山的介绍说。

“您好,班纳特小姐。”伯德小姐言辞温和亲切。

“初次见面,您好。”

与外表相异,伯德小姐竟然是个难得爽利快语的人:“就如同达莲娜所说,我对你琢磨出的如意花纹很感兴趣。请原谅我冒撞,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同意,我们希望能从班纳特小姐这里学到这种花纹的编织方法。”

“学到?”“我们?”伊丽莎白疑惑道。

“是的。”伯德小姐有些不好意思,她本该先托达莲娜带个客气的口信,表示想在她确信不会给这间休息室的两位小姐带来不便的时候,约定前来拜访。等待伊丽莎白同样客气的提出邀请后,在由达莲娜把她自己引见给贝内特小姐。

这才符合淑女们交际的规则。可伯德小姐实在等不及了,据她所知,菲碧小姐商店同样对这种编织方法感兴趣,菲碧小姐商店作为女爵名下的产业,陶丽丝学院的小姐们天然对之抱有好感。若是菲碧小姐商店抢先邀请了班纳特小姐,那可真大大的不妙。

伯德小姐是家中长女,作为同样没有爵位却富裕的工厂主之女,伯德小姐在家中颇能做得了主,在父亲的工厂里也说得上话。她刚刚接手家中的一个花边作坊,作为父亲给女儿正式踏入社交场的小礼物,同时也是变相给她赚取零用钱的地方。伯德小姐不需要亲自去管,但也绝不介意多得些私房钱,这才是她来拜访的主要原因。

欧洲手工花边早在上个世纪就开始繁荣,最受称道的是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和意大利威尼斯,伯德小姐名下那间小作坊生产的花边都是随处可见的样式,中产阶级之上的小姐们是不会光顾的,大多销往乡间,镇上的姑娘们愿意买回去装饰衬裙和帽子。伯德小姐很需要一种新鲜的、从未有的花样充实她的作坊,这关系到她的脸面,如果经营的好,将来也是一种谈资和展现。

伯德小姐并无意隐瞒,将这些话都如实告诉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答道:“虽然有个好意头,也的确是明国的纹样,可实际上这种‘如意纹’并不繁复,甚至称得上简单。这些伯德小姐您了解吗?”只要多拆解几段,熟练的花边女工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看懂编织方法。

“即将到来的五月对伦敦的淑女们来说,一直是个特殊的时候,我们敬爱的国王陛下会接见未婚的贵族小姐,名媛们将在随后的一个月中参加各种王室和大公爵们举办的聚会。到处都是地位、权利、荣誉和金钱,名媛们可以不必争奇斗艳,但绝不肯忍受落人一步——一种明国的花边,新鲜的花样,这种花边不需要复杂、甚至无需多漂亮,哪怕比意大利的花边还要昂贵,这些小姐们都可以接受,唯一不能接受的就是别人有而自己没有。”

伯德小姐笑着说。

“既然如此,我想没什么问题。”伊丽莎白一口答应下来,连价格也没有提及,相信伯德小姐不会亏待同为陶丽丝学院学生的自己。

事实上,这也是英国人默认的规则,老派的英格兰人很忌讳讨价还价,认为这是不体面的行为,这在淑女们的规范中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