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2/4页)

袁香儿等人坐在阁楼的雅间内,因为晚上住下不走,便开了几坛子的酒,并要了两桌当地特色菜肴。

“谁知道早上还好好的天气,竟然凭空起这样大的风沙。多亏有小先生神机妙算。若是这样的沙暴天气,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原上,那可有苦头吃了。”周德运举杯在手,“来来来,我敬小先生一杯。”

他身边的仆役们连连点头,现在这些人都对这位小先生服气得不行。

袁香儿举杯对饮,这里的酒是米酒,甜丝丝的,入口绵柔,后劲却不小,喝得身体暖烘烘的。

“阿香,我也敬你一杯。”仇岳明起身端着酒杯,郑重地说道,“别的也就先不多说了。此行结果不论如何,先生的恩情在下铭记于心。”

袁香儿和他喝了一杯,笑盈盈地说,“朋友之间,就不用这样客气了。”

正喝得高兴,楼下大堂内酒徒们寒暄的声音传了上来,

“此番多亏了仇将军,否则老夫只怕没得性命同老兄弟相遇。”一位带着北地口音的男子大着嗓门说话,“若不是恰巧仇岳明将军在大同府内养伤。胡人这一次必将破关而入,大同府只怕早已是人间地狱,一座死城了。”

他的同伴回道:“仇将军真不愧将星临世,庇佑我关内万千生灵啊。”

仇岳明这三个字一出来,楼上一屋子的人登时竖起耳朵,向着中庭望下去。

其中以仇岳明本人最为紧张。

一路走来他看似沉稳,实着心中忐忑难安,既担心周娘子的魂魄确实在自己的身体中。她以一女子羸弱之魂魄,突然于狼虎之躯环绕的军帐中苏醒,会不会闹出什么不可收拾之事。又担心周娘子的魂魄根本没有和自己互换,而自己的身躯早已化为白骨,埋藏在黄土之下,世间再无他魂归之处。

这时候突然听见有人提起他的名讳,仇岳明心中猛然一抽,扶着阁楼的栏杆,伸头就冲楼下看去。

喝酒的是两位商贾打扮的老者,其一须发皆白,面有沧桑,喝了几口小酒,说到兴头上,不由说起过年之前自己在大同府经历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事。

那时胡人的铁蹄连破丰州,云内,东胜等地,引得驻守大同府的节度使领军前去救援。谁知胡人的军马一击即溃,节节败退,大同府守军立功心切,调集兵马,追击而去,却不知中了敌人调虎离山之计。一路敌军精锐就潜伏在云州附近,瞅准守军离开的时机,直扑兵力空虚的大同府城。

“那些胡人如同恶鬼一般,将大同府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扬言要屠城三日,血洗大同府。”老者提起惊心动魄的恐怖回忆,嘴角的法令纹深深显现出来,“胡人你知道的吧,那些个家伙奸淫掳掠,比鬼魅还恐怖,一旦被他们入了城,全城的人也就都完了。”

他的伙伴唏嘘不已,举杯和他碰了一下,显然这些北地的居民都深受异族入侵之苦。

“那时举城哀嚎,人人惊惧无依。偌大的大同府只留有两千守备军士,而城外的敌军多达数万之众。城内领兵的知州大人还是一个文官,一时吓得抱着小妾躲在府衙里直哆嗦,囔囔着要上吊抹脖子。”老者叹了又叹,昂头喝光了杯中酒,一拍桌面站了起来,“多亏我神威将军仇岳明,恰巧因伤从丰州退回大同府疗养。这个时候仇将军他不顾自己的伤势,披甲持锐,振臂一呼,动员全城百姓,不论老弱还是女子,全部穿上铠甲,拿着旗帜站上城墙。”

他这里说得兴奋,周围喧闹之声渐小,在场的人都听住了。

老者满面红光,“那些塞外来的恶狼,以为大同府只得一座空城,突然见着城头旌旗昭昭,人影幢幢,鲜衣亮甲的将士站满了城墙,登时心下嘀咕,怀疑反中了我方的圈套。又见我大法神,仇岳明将军威风凛凛登上城头,哪有一个不被吓得腿软的。只听我方城头擂起喧天战鼓,一时间城门大开,仇将军戴紫金红缨冠,穿团花素锦袍,着龙鳞傲霜甲,手持梨花点钢枪,领着两千兵马雄赳赳出得城来。那些胡虐胆战心惊,吓得抱头鼠窜,慌慌张张不战而败去也,哈哈哈。”

现场的百姓齐齐拍手叫好,固然老者的故事里有着不少夸张的成份存在,但此地的百姓都深恨入侵的蛮人,听这种故事,自然是敌方显得越无能,我方英雄越神勇,怎么更能扬我方赫赫声威怎么来。

老者看着这么多人捧场,说得越是口沫横飞,“老朽这般年纪,本来是披不动铠甲,拿不住铁枪的。只是当时于绝望之中,见得仇将军登高呼吁,一心为保我等家园,言辞恳切,四处奔忙,心里由不得热血沸腾,也跟着发了少年狂气。当时别说是我这样的老人,便是城里那些娇滴滴的小娘子们,一个个都站了出来,披上铠甲走上城墙充人数。总角小儿,也出得家门帮忙搬运军资,递送粮食。也亏得全城不论老幼,这般齐心协力,才将敌军吓得不战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