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3/9页)

我点了一盘意大利面。

沈聪没点吃的,也不急着说话,只是一边搅拌着咖啡一边歪脸打量我。我假装没有察觉,漫不经心地吃面。

果然没多久沈聪开口了,“喂,你怎么呢?见到我不开心吗?”

“没有。很开心,只是……”

“你是不是还在烦项目资金的事?”她眨了眨眼,“你别烦了,我帮你吧。我去跟我爸说下,不就多个几十万嘛!小事情。”

我没想到沈聪会这么轻易地答应,轻易到就像晚上临时改看一场电影。但这让我更难受了。人们总说成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长成自己曾瞧不起的人。现在看来,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沈聪,你没必要这样做的。”此刻我的矜持一定显得很虚伪吧。

“你别傻啦,我们跟其他人不一样。”

“可是……”

“哎呀,你真别扭。这样吧,听说你们杂志在找模特拍照,要不你请我吧,我还没当过模特呢。这样我们就互不相欠了。”她真的长大了,知道顾全对方的脸面了。而其实我跟她都清楚,所谓的两不相欠根本无法对等,就像我请她吃一根棒棒糖她却给我买一件名牌衬衫。

我感激而无奈地笑了,决定不再推辞。之后的话题转为单纯的叙旧,轻松了许多。

“你还记得我们刚认识那会不?”沈聪问我。

“当然记得。”我笑了。

八年前,我跟沈聪在同一个班,起初并没有交集。要知道,沈聪是个成绩好又惹人喜爱的姑娘,就像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的沈佳宜。而我不过是一个每天坐在班级角落睡觉看小说的柯景腾。直到初二那年我的视力下降被老师调到了前面,才跟沈聪坐在了一起。

头一个星期她几乎没正眼看过我,永远挺起胸膛,骄傲地扬起下巴,上课埋头做笔记时也认真到有些刻意,像是好学生对坏学生的示警。

直到后来某节英语课上,不爱吃早餐的沈聪胃疼发作了,脸色苍白地伏在课桌上死撑,眉头拧成了一团。我把自己的早餐奶递给她,她不屑地扫了一眼。我有些受打击,决定再试一次,又从桌子里翻出了德芙巧克力,轻轻掰了一块给她。这一次她神色复杂地愣住了,脸上的敌意才慢慢消融。最终她接过巧克力,偷偷含在了嘴里。第二天,我的课桌里多出了一整包德芙巧克力,里面夹着一张纸条:谢谢。

当然,感情的升温还在后面。

两星期后的一个放学傍晚,当我第二次被高年级学生堵在学校附近的小巷口里被勒索时,原本要去数学老师家补习的沈聪出现了。她抓着书包像个小疯子般朝他们挥舞着,一张涨红的脸蛋非常可爱,“你们这些臭流氓,坏蛋。”

好男不跟女斗,几个高年级男生留有最后一点绅士风度悻悻地离开了。

她帮我扶起自行车,“还愣着干吗?走,我护送你回家。”

我骑自行车,她坐在后座上开心地大呼小叫。快到家时我去路边摊给她买了三个糖油粑粑作为感谢。就在拿给她的前一秒我都在想,只要她脸上露出一丝嫌弃我就马上识趣扔掉。可她都不等我说话就抢过去咬了一口,一边用手背擦着油腻腻的嘴巴一边含糊不清地称赞:“还不错啊。”

那晚,我们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好朋友,那时小凉还没有出现。

这样的关系持续到第二个学期的春天,小凉也作为转学生来到了我们班,她以一种非常舒服自然的方式融入了我和沈聪之间。很快我们三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一起放学,一起逃课,一起做很多年少时美好而疯狂的事情。后来我们各自分离,我试着把这些事情写下来,却没想到它成了我迈向写小说的第一步。

沈聪的离开是在2004年4月1日。我记得很清楚,因为那天是愚人节。

原本三人要一起放学回家,沈聪却以“老师喊你去办公室”的谎言把小凉骗走了。然后她拉着我离开教室,跑去了图书馆的楼道间。我记得那天的晚霞非常美,空荡荡的校园像被浸泡在一个安静的大鱼缸里。沈聪紧紧抓住我的手,不等我反应过来就飞快地踮起脚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

“你知道吗?其实我早想这么做了。”她羞涩地笑了,笑着笑着又“哇”的一声哭了,“陈默,怎么办?我不要走……我不要离开你跟小凉……我好难受……”她就那样越哭越凶,我慌了,只好笨拙地安慰她,我告诉她这只是短暂的分离,以后我们一定还会再见面。

第二天,她就走了。甚至没来得及收拾课本。

那时我们并没有手机,只是相互留下了通信地址。一个星期后,我给她写了一封信,却因地址无效被退回。

从此我们再没有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