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博士也能买吗(第2/6页)

去书店的路上,陈明碰见余发,他俩是一个村的,两家挨得很近。他们父母共同投资做生意。还是老牌友。大人的关系很不寻常。按理,陈明和余发不是好朋友也得是好同学,可奇怪的是,陈明看不起余发,余发也看不惯陈明。

在陈明的眼中,余发是个“烂仔”。平日,陈明从不与余发多说一句话。可现在,陈明产生了“一次中考即将他们分成两等人”的同情心,他对余发笑笑。

“陈明。去书店?”

“噢。走走。”

“保送生就是不同。”

陈明笑笑,带着明显的优越感。说:“你,还上学吗?”

“不幸让你言中,一样。”

“一样?”陈明不知道什么意思。

“我爸爸给我在九中买了个学位。就那么回事。”

陈明知道钱的作用,因为他们家的话题总少不了钱,因为他们家也很有钱。可他从未想到金钱的威力竟如此神奇!那一张张的纸钞竟可以换取九年的寒窗之苦!陈明冷冷地笑了。那一天他没买书,一个人跑到蛇口伶仃岛,去体会文天祥当年的心境。

这件事对陈明的震动很大。上了高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学习。高中学位可以买。那么大学呢?硕士,博士,也能买吗?

于是目标更明确了:上名牌大学,读研究生,博士,博士后……他要直升。他要鲜花、奖章、热烈的掌声。他的自尊心告诉他只能这么想。这个原先模模糊糊、朦朦胧胧的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清晰起来。

陈明在床头上贴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条幅,他相信“自古英雄多磨难”一说。陈明的功课很好,这是众所周知的,可里面有多少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寒暑假,是学生休养生息的阶段。陈明却从来没有放松过。上课期间就更不用说了,不到万不得已,他从不和同学“搞”在一起。当同学呼朋唤友逛商场压马路时,他正在背单词做作业,典型的“天马行空,独来独往”。陈明从不深究自己这样有什么好或不好,对或不对。他只认定“要为‘人上人’,需吃‘苦中苦’……。当然,现在吃苦的概念已大不同于过去了,何况是生活在特区里。那种“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苦陈明是尝不到的,如果说独生子女在家庭里是处于“小皇帝”地位,那陈明在家里可是一位“太上皇”。所谓的“苦”,不过是不看电视不打电子游戏机不跟同学拉拉祉扯,把自己禁闭在房间里而已。话又说回来,一个男孩,能够将自己管束得那么严实,也的确得有“吃苦”的精神。所以那次作文老师要大家写自己最赞赏的警句格言,陈明自然而然就把这句话写上了。

爱因斯但的名言

第二天发卷子,陈明没拿到,便去问林晓旭。林晓旭说在古主任那里。

陈明意识到这篇作文出事了。

无论在哪一所学校,陈明的学习都是出类拔萃的,都是学校重点培养对象,都将他推到一个榜样的位置上。陈明也确实不简单,三次市里得奖,三次省里得奖,两次全国性的,换了别人早松懈或骄傲了,而他始终像一把绷紧的弓。做到这一切容易吗?可是有谁明白他呢。

“这步算走错了。”

中午放学,陈明去办公室,陈明平时很少到这里来。照理,学习委员应该经常到办公室才是。陈明不,他不愿意让同学们觉得他是那种成天围着老师转的好学生,办公室只有江老师一个人,好像专门在等他。

“老师,我不该写那句话,那句话不对。”陈明还没走进办公室,就开门见山做了检讨。

“噢?陈明,进来吧!”

陈明走进了办公室。江老师平静地问:“那你说说怎么不对?”

“当然不对。要是对,我的卷子就不会放在古主任那里了。”

江老师觉得九十年代的中学生和他那个年代的中学生真是有着明显的差异。五六十年代的中学生接受的教育比较单一。思想也比较单纯,老师说什么就信什么,强调的是为他人、为社会,个人离不开集体,有了成绩归功于党,归功于人民。而九十年代的中学生接受的教育是多元化的,信息量大,尤其深圳,是中西文化的文汇处,他们接受的教育是立体的。比如幼儿园就设有英语课,而且有些是香港教材,受的是中西结合杂烩式的教育。现在的中学生对谁的话都不全信,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竞争观念。他们认为,必须有才华,有实力,才不会被淘汰,他们的成绩是自我奋斗来的。也因为他们奋斗,不断完善自我,社会才前进,历史才进步。与此同时,自私与“以我为中心”的现象也严重了。不仅是深圳,中国,甚至整个世界的青年都有这种现象。西方教育家已经开始借鉴中国的“集体本位”思想,那么我们中国的老师教育学生的时候又该如何?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