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面名声(第2/3页)

而且,他觉得在这件事上自己肯定比母亲脸皮要厚。就算徐氏再如何说,反正他今日是肯定要将薛清宁留下来的。

毕竟脸面再重要,能有宁宁重要?再者说了,脸皮不厚一点,怎么能讨到薛清宁做妻子?

也果然如他所料想的一般,徐氏还是想要带薛清宁回去的,但是在孟锐的一再坚持下,最后徐氏也只得改口,说过两日再说。

不过她还是将自己的丫鬟留了下来,吩咐她一定要好好守着薛清宁。

起身作辞要回去的时候,不但孟夫人亲热的说他们两家亲如一家,往后要常来往这样的话,甚至孟锐还亲自将她送到了大门口。

徐氏越发的觉得不对劲起来,回去的路上一直在琢磨这事。

等回到荣昌伯府,她下了轿,薛博明,薛元韶和薛元青也下了马,不等回到上房,在路上的时候她就跟薛元韶和薛元青说起这些反常来。

至于薛博明,她心里早就已经将他当成个外人,无论什么事,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对他说,或是同他商议。

徐氏因为自己心中有事,所以一直没有留意到薛元韶和薛元青面上凝重的神情。

这会儿听了徐氏说的话,薛元韶和薛元青两个人对望一眼,两个人心中均了然。

应该是孟夫人并没有直接对母亲说,却是拐着弯儿的试探了下,所以母亲到现在还不知道那件事,也没有想到那上面去。

但要不是孟明达明说,事先谁能往那上面想啊。

显见是瞒不过去了,薛元韶还是决定实话实话。

“娘,先时靖国公遣人叫了父亲去他书房,同父亲说了一件事。”

徐氏见他一脸肃色,心中不由的咯噔了一下。忙问道:“靖国公说了什么话?”

薛元韶看着她,顿了一顿才说道:“靖国公说,想替孟锐求娶宁宁为妻。”

替孟锐求娶宁宁为妻?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们两个难道不是义兄妹?哪里有义兄要求娶义妹为妻的道理?

徐氏震惊在原地,压根就说不出话来。

薛博明倒是在一旁很高兴的说道:“没有想到我们家竟然能跟靖国公府攀上亲家。我们宁宁,可真是个有福气的。”

先前孟明达同他提这件事的时候他虽然也怔愣了一会,但等到反应过来,满心喜悦,立刻就答应下来。就算薛元韶和薛元青想要阻止都已经来不及了。

而且父权森严,父亲和长辈说话的时候也确实没有他们小辈插嘴的余地。

徐氏不可置信的看着薛博明,问他:“你竟然答应了这样荒唐的一门亲事?难道你忘了孟世子认了宁宁为义兄这件事?传出去,我们荣昌伯府的脸面还要不要?”

难怪孟夫人和孟锐今日会待她这般,原来是为了这事?

忽然又想到她竟然将薛清宁留在靖国公府......

立刻转身往外走。

薛博明叫住她:“你要去哪?”

徐氏头也不回:“我去将宁宁接回来。”

总觉得现在将薛清宁放在靖国公府就是送羊入虎口,还是接回来的好。

薛博明忙紧走两步过去拉住她:“你先前已经答应孟夫人和孟世子,这两日让宁宁留在靖国公府养伤,这时候忽然又要去将她接回来,你让孟夫人和孟世子心里怎么想?他们两个会不高兴的。”

徐氏真的是很生气了。

他一心只想着孟夫人和孟锐心里怎么样,会不会高兴,那有没有想过她和薛清宁心里怎么想,会不会高兴?

“你明知道靖国公府打的是什么主意,怎么回来的时候竟然不对我说?若早知道他们是这样想的,那时候我一定要将宁宁带回来。”

薛博明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这样生气。

“你这个样子做什么?难道这不是一件好事?孟世子可是靖国公唯一的嫡子,将来是要承袭靖国公这个爵位的。而且孟世子现在也在神策军中担任要职,皇上有多器重他你是知道的吧?这样的一个天之骄子,你知道京中有多少权贵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哪怕皇亲国戚都是如此想。现在他要求娶宁宁为妻,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你竟然不愿意?你脑子是不是被门给撞了?”

徐氏给气的。

她知道孟锐确实很好。要是他和薛清宁没有义兄妹这一层关系,她也很乐意薛清宁嫁给他为妻,但是现在他们两个已经是义兄妹关系了,还如何能成婚?

忍不住的开始说起薛博明来:“你只知道这是好事,难道就不要脸面名声了?要是他们两个真的成婚,往后你让别人如何看宁宁,又如何看待我们荣昌伯府?不行,这门亲事我不同意。”

“难怪说女人都是头发长,见识短,时刻把名声,脸面这些东西放在嘴上,也时刻在意别人会怎么看自己,生怕别人会瞧不上自己。若都按你这边想,唐宗宋祖也永远做不了皇帝,成就不了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