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游侠(第2/4页)

提到酒,荆轲一直平静无波的目光动了动,多看了扶苏一眼。

不得不说,这位秦国公子年纪虽小,长相气质却都很不一般,浑身上下有一种叫人很愿意亲近的亲和力。

他与你说话的时候,你会觉得他的话句句都诚挚得很,打心里不想拒绝他。

哪怕对扶苏的邀请有点心动,荆轲还是没开口,只等高渐离作答。

燕太子丹听扶苏这么说,也积极加入到邀请行列。

别人不远千里护送他儿子过来,他怎么能让人直接回去?他也赞同扶苏说的上玉琼楼吃酒,不过不能让扶苏请客,钱当然是他来掏!

燕太子丹说道:“扶苏说得对,几位壮士切莫急着离开。”

高渐离听燕太子丹盛情邀请,终是应了下来,一行人暂且在咸阳住下。

扶苏起身离开燕太子丹的住处,等走出一段路,他吩咐随行的王离:“你挑几个身手好的人盯着那几个游侠,记得不要让他们发现,务必要注意他们有没有什么异动。”

虽然燕太子丹似乎没有设法让荆轲去见嬴政的想法,可他不能确定他们会不会私下行动。

要知道嬴政不时也会微服外出,说不准这次不是以献城为由来刺杀了,而是藏在暗处伺机下手。

荆轲敢于在守卫森严、百官在场的情况下行刺他父皇,说明荆轲胆识过人,绝对干得出在咸阳刺杀他父皇的事!

不管荆轲这次来咸阳有没有刺杀计划,让人盯着点准没错。

王离刚也打量过荆轲几人,知道他们必然身手不凡,听扶苏这么吩咐,他立刻应下。

他老爹王贲如今又蹲到了燕国边境去,偶尔也曾和他提及燕国的情况,知道燕国游侠辈出,个个都武艺高超,而且任侠仗义,信奉“士为知己者死”那一套——

只要认定了某件事,他们连自己的命都能不要!

这样一群人,对于讲究律法和制度的秦国来说是异类,也是各地的重点盯梢对象。对于地方官来说,基本上盯好这类人,当地的治安就能改善很多!

相反,如今的燕国就是游侠们的乐土,他们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武艺,每日或结伴饮酒或行侠仗义,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现在这么几个燕国游侠来了咸阳,当然得好好盯着,免得他们做出什么不该做的事。

王离领命而去,扶苏则进宫求见嬴政,和嬴政说起这事儿。

嬴政听扶苏说派人去盯着荆轲了,好整以暇地倚在凭几上说道:“你觉得他们敢在咸阳做什么?”

他们秦国可不是游侠撒野的地方,普通百姓没有官方凭证连本郡都走不出去,去邻郡串个门那都是犯法的,更别说什么使剑耍枪。

扶苏一时沉默。

他与嬴政坦白前世之事时刻意避开了中间许多东西,自然也没提及燕太子丹与荆轲密谋刺杀嬴政的事。

他现在总不好说他不仅看到了最后的事,前头发生的那些他也一清二楚。

扶苏答不上,老老实实地不吭声。

嬴政见状眉头一动,手指轻轻在扶手上敲了敲,问道:“莫不是你又梦见了什么?”

扶苏犹豫了一会,还是把自己所知道行刺始末给嬴政讲了。

那会儿他没有亲眼看到行刺过程,都是燕国被灭之后才听人说的,具体是不是这样他也不知道。

对涉及征战六国的东西扶苏一向秉承着能不干涉就不干涉的原则,一来他不算精通兵法,年纪也还太小;二来他怕影响到最后结果,因果这东西很难预测,有时哪怕是自认为有益处的做法也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而且兵权这东西,父皇没打算给,他绝不能去沾。

只是荆轲之事涉及到嬴政的安危,他不能再瞒着。

嬴政听完,瞧了扶苏一眼,淡淡说道:“我知道了。”

嬴政没和扶苏继续聊这个话题,更没提自己有什么打算,只让扶苏忙自己的事去。

等扶苏离开了,他起身走到挂起来的舆图前定定地注视着上面的燕国,这个位置北通辽东,南连海岸,虽气候苦寒,却多侠义之士,会出个荆轲那样的勇武之人并不奇怪。

燕太子丹会逃回燕国密谋刺杀他,这事也是可能的,毕竟燕太子丹这人本身就是燕人脾气,见势不对会打刺杀他这种孤注一掷的主意也很正常。

那种情况下他要是没有提防,说不准还真会被燕太子丹得逞!

既然在扶苏“梦里”荆轲没成功,那么后续的事即便扶苏不说嬴政也能推测出来。

荆轲一死,燕太子丹肯定也活不了,他肯定会派人直接攻下燕国,要燕人为他们所做的事付出足够大的代价。

现在燕太子丹没筹备刺杀行动,他们倒是少了个攻打燕国的正当理由。

不过,扶苏还提到一点,荆轲带来的不仅有用来藏匕首的舆图,还有樊於期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