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尉缭(第3/3页)

嬴政倚在坐榻上,抬手随意地在扶手上敲了两下,吩咐道:“先别急着把人带回来,看看他是要跑还是要去云阳县。”

来禀报的人领命而去。

等人走远了,嬴政才站起身来,背着手在殿内来回走了两圈,停在一旁摆着的屏风前。

殿内的屏风上没有什么山水美人图,反而画着一幅清晰的舆图,嬴政伫立在舆图前,看着上面那些自己早已烂熟于心的标注。

大秦已经完全在他的掌握之中。

接下来该是整个天下。

直至有人说李斯来求见,嬴政才从屏风前离开,邀李斯坐下,笑问李斯有什么事。

另一边,尉缭骑着驴走在路上,他在城门开时就出发,一路慢腾腾地走。

尉缭知道嬴政不会放他走,因为他提的建议太有用了,要是他离开秦国投奔别国,对秦国来说绝对是一大威胁。

这种每天只需要吃喝玩乐的日子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他虽已不算年轻,心却还没老,并不想安然养老。

这次悄然离开咸阳,尉缭知道肯定会有嬴政派来的人跟着,但他没有放在心上,准备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就当是出城散散心。

令尉缭意外的是,这次他走了约莫大半个时辰,嬴政派来的人依然没上前拦下他。

尉缭看着前方的路。

这条路没有岔路,只通往云阳县。

尉缭其实也是想去云阳县看看。

这个地方最近很有名,先是公子扶苏过去养病,一到那边病就好了;随后是云阳县搞出了什么新式茅厕、新式木犁;最近更叫人吃惊,说是云阳县人人都识字了!

尉缭知道的比别人要多一些,他还知道扶苏先后向嬴政讨要了两个人,一个在狱中创造了适合隶卒记录文书的隶书,一个则是才名远扬的韩非。

算起来,韩非的遭遇与他还挺相像。

这种种变化,真正追溯起来根源都在一个人身上:公子扶苏。

难道嬴政是默许他去云阳县?

尉缭觉得嬴政对扶苏这个儿子的态度颇值得深究。

左右咸阳也没他的位置,尉缭继续慢腾腾地骑着驴儿走往云阳县方向。

驴儿走得稳当,就是比较慢,尉缭抵达别庄时太阳已经高高升起,火辣辣的阳光无情地炙烤着大地。

尉缭渴得厉害,上前和门房讨水喝,却见几个农夫打扮的人往别庄里走,还有不少农夫在别庄周遭你推我搡,口里说“你去吧”“我还是不太敢去”“这可是你想出来的”之类的话。

尉缭咕噜咕噜地灌下门房盛来的一大碗凉水,随手抹了把嘴巴,转头好奇地问门房:“他们这是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