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第3/6页)

她原先入睡不喜留灯,但因为萧珏,如今也习惯了留着屋角的一盏宫灯。

半夜她爬起来,又摸出那封信一字一句的看,用手指描摹纸上的字迹,想象萧珏在军帐中写这信的情形,鼻子又有些酸酸的。

索性披衣起身,点燃外间的宫灯,还是决定研磨给萧珏回一封信。

絮絮叨叨写身边这些琐事她觉着太啰嗦,想写点煽情的话又怕他回来后笑话……地上的纸团已经扔了一堆,叶卿瞧着,不禁莞尔。

萧珏在的时候,她从没觉得牵肠挂肚,二人一直都是老夫老妻一般相处。如今相隔千里,仅凭纸上传音,倒跟情窦初开似的。

两页信纸都快写满时,叶卿正想收笔,腹部突然轻微的动了一下。

她哑然一笑,摸着小腹道:“你也想你父皇了?那母后在信里告诉你父皇,你已经会动了。”

叶卿本以为这封信寄出去后,能很快收到萧珏的回信,但半月都过去了,回信还是连个影儿都没有。

她不由得又担心是萧珏出了什么意外,还是信没能送到。

李太傅来宫里取折子的时候,她也问过关外战况如何,李太傅言西羌军节节败退,萧珏亲率大军直捣西羌王庭,估计再过一月大军就能班师回朝了。

战事顺利叶卿自当高兴,只是想起自己那封石沉大海的回信,心中不免有些黯然。军情三天两头又往京城送来,他家书倒是吝啬再写一封。

随着她月份渐大,送到昭阳宫来的奏折也少了。

如今围着她转的不止几个丫鬟和房嬷嬷,还有一群稳婆和奶娘,太医院院首隔三五天又会进宫来给叶卿把一次脉,根据叶卿的身体状况开各种最适宜的汤药给她调理。

除了之前叶建南给她找的人,萧珏走前也备了稳婆和奶娘,叶夫人也寻了人进宫来。

这些稳婆奶娘不仅被房嬷嬷敲打过,还时不时的被太后敲打。

稳婆间少不得较量,但她们都知道这次的差事稍有不慎就会掉脑袋,万不敢拿叶卿和她腹中孩儿冒险,一个个谨守本分。便是意见有了分歧,也会跟太医商量,以确保叶卿生产时能顺利。

天气早就回暖,叶卿换上春装后,悲催的发现自己站着,低头压根就看不到脚尖。

叶卿第一次希望萧珏晚点回来,她觉得自己都快胖成一颗球了,现在只满心盼着生下孩子后能清减下来。

可能是每天都盼着早点生包子,叶卿这晚就做了一个梦,梦里她卸货成功,正躺在床上,太后抱着一个襁褓走到床边,喜笑颜开道:“卿姐儿,你快看看,这是你生的包子。”

叶卿探头一看,襁褓里真的是一个韭菜猪肉馅的包子。

她顿时就给吓醒了,醒来发现是个梦,想翻个身却因为肚子太重翻不动。她也不知自己是怎么了,突然就开始嚎啕大哭,还是停不下来的那种。

紫竹和墨竹她们听见哭声都吓坏了,忙进来问叶卿怎么了。

她们一直追问,叶卿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因为翻不动身,委屈哭的,随便找了个借口搪塞:“我想吃枇杷……”

这答案叫几个婢子哭笑不得。

前两天叶卿去太后宫里请安,瞧见了太后那里有一盘枇杷,以往叶卿过去了,太后是把什么东西都紧着叶卿吃的。

这次太后见叶卿眼神一直往枇杷盘子里瞟,直接道:“太医说你这几日有些脾虚,枇杷性凉,你不能食,哀家特意吩咐了内务府没给你宫里送。”

那天下午叶卿就眼巴巴瞧着太后一人吃了半盘枇杷。

这消息传到太后耳朵里,太后也是哭笑不得,道:“那傻孩子,又不是一直不让她吃,怎还哭上了。”

叶卿心里苦,但她不能说。

*

日子就这么飞快的过着,转眼又是半月,叶卿身孕都有八个月了。

也在这桃花落尽的时节,大军凯旋,比李太傅预期的还早了半月。

西羌王战死,西羌拥立了新王,新王主动求和,愿意让西羌成为大翰的附属国,并承诺年年朝贡。

班师回朝后论功行赏,除了一同出征的有功文臣武将得了封赏,西陵第一茶商黎家也得了个皇商的封号。

这一战大获全胜,可委实也是一场苦战,大军粮草不够的时候,是黎家在商会中带头义捐银两,从河西四郡一带买粮草运往关外,解了大军断粮的燃眉之急。

叶建南算是一战成名,他单枪匹马追杀厉无相,取回了厉无相的人头。

郭达都说他是个可塑之才,只是从军时间尚短,资历经验都还不够,还得再磨两年。

作为一名将才,只要勇就行了。

但若想成为帅才,不仅要勇,还得要智。这智不是那些小聪明,而是能把控全局的大智慧。

郭达是三军统帅,在给萧珏报功劳时,就对叶建南赞不绝口:“叶建南是个好小子,多磨他两年,假以时日,必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