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第2/4页)

“陛下。”萧珏即将离开时,叶建南突然开口叫住他。

萧珏眼风一斜,身上仿佛带着皇家与生俱来的尊贵,不怒自威。

叶建南恭恭敬敬作揖行礼,哪怕还一身泥污,但身上的痞子气已经收了个干干净净,五官清雅俊秀,竟有几分书卷气,像是圣人面前最矜持有礼的学生。他道:“听闻安王率兵涉江攻来,陛下此番出行并未带足人马,跟安王的军队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在下不才,先前押送米粮前往江南,招徕了不少江湖人士,愿为陛下驱使。”

萧珏这才认真看了叶建南一眼。

叶建南在京都风评不好,世家大族都传言他是个走马斗鹰的纨绔,叶尚书也对着这个儿子厌烦不已。

想起之前在赈灾大棚那边的见闻,再见叶建南此刻的言行举止,萧珏眼中多了几丝兴味。叶尚书……倒是比他想象中有趣。

一个真正的纨绔在他面前可做不出这般不卑不亢的样子来。

叶尚书看着是个庸人,实则是人精中的人精,不至于看不清自己这嫡子到底是什么秉性。那他这般贬低自己的嫡子,打的到底是何主意?

萧珏思索片刻后道:“皇后先前受惊了,尔等留守韩府,好生保卫皇后的安全。”

这是拒绝的意思。

叶建南便退开,又朝着帝王深深作了一揖。

萧珏翻上马背驾马离开,王荆紧随其后,不过临走前倒是看了叶建南一眼。

他能做到御前统领的位置,不仅要对萧珏足够忠诚,这脑子也得好使。

不得不说这叶家大少是个聪明人,哪怕在这样不合适的情况下,他也用了一种最好的方式在帝王面前露脸。今后帝王若是再想起他,对他的印象就绝不只是皇后的胞兄、世家风评极其不好的那个纨绔,而是一个进退有度、处事有方的聪明人。

叶家另出米粮赈灾,他没用邀功的形式说出来,而是说把护卫粮车前往江南的江湖能人推荐给皇帝,助皇帝度过难关。明面上是表忠出力,却不动声色的在帝王面前记了一功。

而且萧珏就算对他之前那一嗓子有所不满,眼下他把这些话一说,萧珏也不会再把那点小事放心上。

王荆不由得在心中感叹,这叶家大少看上去年纪轻轻,但心智已然十分老辣,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等皇帝一行人走到长街的尽头,叶建南才没骨头似的懒散靠在了墙根上。

他的小厮砚台有些不满的嘟嚷:“少爷,皇上这是什么意思,您好心想让魏胡子他们前去帮忙,皇上竟然不领情……”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叶建南赏了一个暴栗。

砚台委屈抱着脑袋:“少爷,你又打我。”

叶建南脚下踹开一颗小石子,斥道:“敢在背后妄议天子,你是嫌自己脑袋在脖子上□□生了?”

被叶建南这么一说,砚台当即后怕似的缩了缩脖子,再不敢多言。

不过他眼睛骨碌碌转了两圈,像是想起了什么,道:“对了,少爷,上午来赈灾大棚那边巡视的那位大人,就是陛下!”

叶建南听了,啧一声:“难怪。”

他吩咐道:“让魏胡子那边派人去打探打探皇上和安王那边的情况。”

萧珏能这般气定神闲,肯定埋伏了军队在庐江附近,只不过到现在都还没现身,只能说也是沉得住气。

砚台响亮应了声:“好嘞!”

待砚台传话去了,叶建南才抱着手臂往韩府大门走去。

上午的时候天气还不错,但眼下天空乌云慢慢汇聚,竟是有下雨的征兆,叶建南抬头看了一眼天,眉心拢了拢。

若是一连几天暴雨,再发一次洪水,扬州百姓怕是经不住这等天灾了。

他转而往北郊赈灾大棚那边走去,如今安王大军压境,官府怕是顾不上灾民,他得吩咐手底下的人做些防洪措施。

前二十年叶建南都是浑浑噩噩过的,但往后的日子,他得活得像个人样。

他打小就知道自己不受重视,读书比不过他二弟,献宝争宠也比不过他。

叶尚书的姨娘是个精明的,各种经营,把他的名声在世家圈子里败得差不多了。

叶夫人经常打骂他,说他怎么就不争气,他是嫡子,却处处被庶子压了一头。

族中也有人笑话他们母子,说叶夫人争宠争不过小妾,他也样样不及别人一个庶子,只是白占了嫡子的名头。说叶家的家业将来若是交到他手上,准被败光,说他们母子能在叶家耀武扬威,全仗着妹妹在宫里做皇后……

叶建南无声的笑了笑,自嘲又有些讽刺。

叶卿在宫里,庇护的不是他和叶夫人母子,而是整个叶家。但那些人似乎从来没意识到过这个问题。

老头子心偏得没边,什么都向着他的小妾。

家中那个庶女比叶卿小了不过两月,早已过了说亲年纪,家中却依然没有为她说亲事的打算。一直到年初他二弟取了侯府的女儿,叶建南才从一众狐朋狗友口中听到风声,明年又要选妃了,叶家是打算再送一个女儿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