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散骑常侍(第3/4页)

宴席吃到一半,殷浩忽然提出了一个问题。

“大自然并没有存心塑造人的天性,为何这世上好人少,恶人多?”

此言一出,众宾客愣住了。

王献之瞅了眼殷浩,这大叔想搞事啊!

许多人放下酒杯,面上露出思索的神色,开始琢磨这个问题。

只有贵族子弟们,还在继续喝酒。

殷浩看向刘惔,继续问道:“不知可有人能为浩解答?”

刘惔神色淡漠的望了眼殷浩,他从容自若的倒了一杯酒。直接将酒水泼洒到地上。

众人不解,疑惑的看着刘惔。

水流无拘无束的流向了四周。

刘惔缓缓开口言道:“人性就如同这水流,没了约束,水向四周流淌,最终不会聚成方形或者圆形。”

众人一听,顿时拍手称赞刘惔回答得妙。

王献之也觉得刘惔回答得特别棒!人若是不遵守社会礼法的约束,那便可能会做出犯法的恶事!成为恶人!

殷浩没想到竟然被刘惔回答出来了!而且还回答得这么好,他沉默了一下,起身向刘惔作揖。“谢卿解答!”

宴席结束后,王献之与王羲之回家。

路上,王献之得知王羲之出仕了!

王羲之接受了殷浩的举荐,担任护军将军!

王献之接着询问,才知道这个护军将军没有实权,是个杂号将军……

重九宴会后,王献之准备回宗塾上学。

却不料,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一日,小皇帝司马聃下朝后,忽然开口留下几位辅政大臣。然后,司马聃说:“听闻王七郎贤名远扬,朕欲令他进宫为官,众卿以为如何?”

王彪之一听,心里十分喜悦!这件事可是小皇帝自己提出来的!小皇帝点名要王献之进宫当官!肯定是贴身官员!王献之每日亲近小皇帝,十分容易获得小皇帝的信任!这对琅琊王氏而言,是一件大好事!

会稽王却不认同,他劝小皇帝,王献之的年纪还小,不到六岁的孩子进宫为官,也照顾不了皇帝!

武陵王是赞同的!他觉得王献之是个有灵气的孩子,让王献之这个有灵气的孩子跟司马聃接触,没准司马聃也能沾染几分灵气,或许有朝一日能振兴皇权。而且,一旦王献之入朝为官,那武陵王就能经常见到他了!那就不用特地跑到王家宗塾去寻王献之了!

桓温是反对的。他原本打算,等王献之再长大几岁,就邀请王献之入他府中做事!有这位知己与他共事,桓温觉得自己一定能完成拯救苍生的使命!

会稽王原本并不同意,但是见桓温也反对,他突然改变了主意。桓温不让王献之入宫为官,那他就偏要逆其而为!

于是,在会稽王与武陵王,还有王彪之等人的赞同下,王献之收到了朝廷的征辟!

“散骑常侍?”王献之呆住了,没想到果真被谢安料中了!朝廷竟然真的征辟他!

王彪之笑着颔首:“然也!今后七郎就不必去宗塾上学了。即日起,入宫面圣!”

王彪之十分开心,他目光如炬的打量着王献之,觉得此子日后能带领琅琊王氏回到巅峰!

王献之呆呆的望向王羲之。

王羲之也被这个消息弄得一愣。反应过来,他蹙着眉言道:“官奴尚且年幼,如何能当此大任?”

王彪之面色一变,沉着脸说道:“这是陛下的意思!难道你想让七郎抗命?”

这件事的确是小皇帝开口提的,不是其他官员举荐王献之为官。皇帝开了口,让你做官,你若是不做官,那就是抗命!

王羲之想不通,小皇帝怎么会主动开口点名让他幼子入宫为官呢?

王羲之语气冷淡的问道:“武陵王与会稽王是何意思?他二人不知官奴尚且年幼吗?”

王彪之回答王羲之:“只有桓符子当场反对,其他人皆赞同此事。”

王羲之面色渐沉。王献之不过六岁,这些人便迫不及待的把他拉进权力的沼泽里!一个个都是坏蛋,没安好心!

王彪之对王献之温和一笑,柔声说道:“七郎莫担忧,进宫后你只需要陪在陛下身边便可。”

王献之慢吞吞的开口问道:“不知陛下年岁多少?”

“年长你一岁。”王彪之回答王献之。他越看越觉得王献之今后会大有出息!王献之的接受能力,可比王羲之要强!好好栽培一番,此子将来定能振兴琅琊王氏!

原来也是个孩子……

王献之点了点头。

王彪之又叮嘱了其他的事情,聊了许久才离开。

王彪之离开后,王羲之把手撑在额头上,低声叹道:“阿耶不该带你来建康。”

王羲之后悔了。

王献之天生聪慧,这样的人,如同闪闪发亮的金子,想要不引人注意,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他,竟然将小儿子带来了建康!小儿子还不到六岁,如今被逼出仕,王羲之觉得责任在他!若是他不带小儿子来建康,小儿子还能逍遥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