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回首已成灰(第3/5页)



迎新的烟火美好得就像流星,绚烂地绽放,怀着火热的心呼啸着奔向它渴望的终点,等它终于到达地面,已丧失了所有的热度,化作冷石与飞灰。

岸上隐约传来救护车尖锐的鸣笛,不知是赶往何方。它是否能赶得及在最后一刻救下垂死的人?世间事,太多如同行百步溃于九十,救人的心是如此,爱人的心也一样。

燃放烟花的地方大概是在中心广场,等她赶过去,会不会只看到满地烧尽的碎片?明子莫名地想起了小时候,父亲为了让她和叔伯家的孩子多了解传统古典文学,特意从台大请来讲师给他们讲解四大名着。她最感兴趣的是老师解说《红楼梦》里的灯谜,里面就有一句是关于爆竹的——回首相看已成灰。

傅镜殊不眠不休地陪在方灯身边,但他发现,方灯的情绪已经彻底失控。她安静的时候就像没有灵魂的木偶,任凭周围人的摆布,什么她都不在乎,狂躁的时候却仿佛想要摧毁一切,离她最近的傅镜殊身上也添了不少伤口。

他不让人对她采取强制措施,也不肯听老崔的给她请精神科医生和特殊看护。她只是过度地沉浸在悲恸之中,等她回过神,什么都会好起来的。

公司还有很多事等着傅镜殊去处理,傅家园的重建、订婚仪式的逼近更是有理不清的千头万绪。元旦那一天,郑太太也将在离开几十年后重返傅家园,参加孙子的订婚礼,她已决心在仪式后,就把傅家的大权正式交到傅镜殊手中。这些事对于傅镜殊来说非同小可,他不能允许有一丝的纰漏出现。但是方灯身边也必须有可靠的人照看着,阿照现在是不能再让方灯看见了,老崔年纪又太大,交给别的人他放心不下,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傅镜殊同意了医生的建议,给方灯注射了一定剂量的镇定剂。

这些镇定剂帮了方灯的大忙,她很久很久没有睡过那么香甜的一觉,还做了好多的梦,这些梦里没有血和泪,也没有生离死别,都是她遗忘了许久的零散片段——朱颜姑姑在灯下凝视她珍爱的那面镜子,不时朝写作业的方灯莞尔一笑。方学农给家里的两个女人带回了晚餐,他也有过眉清目秀的年轻时代,在沉迷于酒精之前,他并不是时刻猥琐得教令人生厌。方灯第一次踏上瓜荫洲,展露在她面前的小岛是那么美,连缠绵的雨季都让人骨头酥软。风吹过傅家园,她坐在墙头晃动着两条腿,潜伏在草丛中的石狐诡异而神秘。她还梦见了小时候流鼻涕的阿照,被她打得嗷嗷直哭的傅至时,甚至是怕老婆的色鬼老杜和他的杂货店……无数旧时的光影片段在她的梦里交织,无风无浪,无悲无喜,唯独没有梦见他。

然后方灯醒了过来,她伸了个懒腰,仿佛回到小女孩的时代,醒在一个难得清闲的周末早晨。只不过她身下不是临时搭建的木板床,四柱的黄花梨大床摆在光线昏暗的房间中央,崭新的深红色帘子缝隙里透进一缕晨曦,她赤足下地,脚下是温润的拼花地板,一幅风景习作画搁在靠窗的书桌上,空气里有种年代久远的灰尘和霉变的味道。

她知道这是哪里了。半昏半醒的时候,他曾对她说要带她去一个地方,原来就是傅家园。他把她安置在自己过去的房间,因为今天是元旦,新年的第一天,他答应过她,要陪她度过每一个新年,即使这一天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

方灯走到窗前,轻轻拉开了帘子。原本放在她公寓里的美人蕉被挪到了这个窗口,方灯拨动了一下美人蕉的叶子,浅浅一笑。

窗外可真热闹啊,衣香鬓影、欢声笑语、繁花如似锦……她记忆中的傅家园从未涌进过那么多人,也从未如此欢乐喜庆。这是当然的,它新一任的主人正在举行一场迎新宴会,同时也是他的订婚仪式。

说起来,傅家园的重建还远远没有完成,东西两栋楼都还未改破败的模样,只不过中庭的开阔绿地被彻底平整清理了出来。听说在这里举行仪式是郑太太坚持要求的,眼下看来,只要费心装点一下,这里不仅像模像样,还别有一番情调,不失为一个有意义的好去处。谁会在意美轮美奂的主会场不远处破败的背景呢?

今天来道贺的宾客很多,除了生意场上的伙伴,贾家和傅家的人也从世界各地赶了回来。但是他们都不住在傅家园,也仅有傅镜殊的房间是在老崔的安排下被打扫干净了,没有人注意到东楼的小窗后还有个人在静静欣赏这一切。

上天很眷顾傅七,给了他难得的好天气,明媚的阳光将小岛上常见的阴霾一扫而空,风细细的,吹得人心旷神怡。方灯贪心地想捕捉到更多的风,索性坐到了窗台上,双脚悬空,这样一来,整个人都仿佛沐浴在风里,她深吸口气,很少感觉到自己是这样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