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大喜之事(第3/3页)

这话一出,满座皆惊。

商婵婵险些当场给她跪下:婆婆您在说什么啊?别说我还没过门,就算过门了,你儿子还在闽地打仗呢!

你急哪门子?

要真有子嗣你们家就该哭了,整个谢家的大门都可以刷的绿油油的。

胡氏这话一出,自己也觉得不太对,于是蹙眉重新排了排自己的语序。

这才对商太后等人赔笑道:“臣妇的本意是,我们府上定不会给翎儿纳妾的,叫婵婵过门以后也不必为子嗣的事担忧。”

商太后这样的段位,对上有心机的人不怕,对上胡氏这种真迷糊人反倒有些没辙。

谢皇后连忙起身帮着圆了两句,商太后也就一笑置之。

然在座除了胡氏都是能管中窥豹的人,如今听她这样随口一句安慰,就知道外头对保宁公府的子嗣还是颇多议论的。

以至于胡氏下意识脱口而出,让商婵婵以后不必在意担忧。

黛玉只是安然一笑。

商太后见了便有赞赏之意:她从前觉得黛玉难免失于细致敏感。这样的性情,难以保养自身。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若不能常想一二,善加排解,难免慧极必伤。

可如今见黛玉神色安然,想来是明白了这个道理。

商太后就要再略点一句:“世上的福气,最难得一个想得开。哀家如今上了年纪,不似你们小女儿般读些伤春悲秋的诗。倒是前日看了几句白乐天的诗,觉得很有兴味。”

然后看着商婵婵和黛玉。

横空而来的诗词考教,商婵婵表示:脑中一片空白。

黛玉眼波微微一转,已然明白商太后这话是点给自己的,于是婉转道:“不知我猜的对不对,娘娘说的可是‘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这两句?”

谢皇后也明白过来,不敢出声替黛玉说话,只是垂首。

果然商太后展颜道:“玉儿聪慧,哀家不必多说。”

黛玉起身郑重道:“娘娘教导,臣妇受教了。”

商婵婵忙跟着行礼,开口玩笑道:“我想的也是这句,偏生林姐姐先说了。长幼有序,我就不好插话,也算是我孔融让梨吧。”

商太后失笑,殿中氛围这才一松。

有这样的喜事,商太后便留众人用午膳,更叫人去接了江氏进宫。

江氏骤然听闻了这样的喜讯,自然是喜不自胜。

商太后难得打趣道:“哀家特意不叫人告诉商铎,先告诉你知道这好消息——叫他在家里摸不着头脑去吧。”

众人席间都是喜气盈腮。

商太后更是笑道:“哀家只说驰儿跟玉儿都是有福气的孩子,顺其自然就是了。偏生皇后担忧,还要送秘方药材去,这不,果然是白操心了。”

谢皇后:……好吧,您又是婆婆又是太后,这个锅我除了背起来还有什么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