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皇子侧妃(第2/3页)

“本宫年老记性差,要不是贵妃提起,险些都误了诚儿的婚事。”

皇上现在对柳贵妃母子情分早淡了,听这话只道:“母后如今正该颐养天年,儿子自当以天下养!如何还要费神操心这些儿孙小事。”

“贵妃不懂事,去聒噪皇后不说,竟还来扰母后的清净,当真可恶!且诚儿自己不成个体统,还想要什么好姑娘,不稂不莠的反倒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儿。”

太后便道:“罢了,都是自家孩子,说这些不咸不淡的话作甚。”

然后亲手替皇上布了一筷水晶肴肉,笑道:“且贵妃还说,看中了四大家族的薛氏女。”

皇上现在根本不能听这些老臣之家,一听眉毛就要当场起立。

当年他执意抬举柳氏,除了喜欢,未必没有看中她母家低微,在朝政上说不上话的缘由,如今柳贵妃此举,只令他恼怒。

于是只道:“柳氏无知浅薄,说的都是废话,还是请母后裁度此事吧。”

商太后便道:“贵妃说看中薛氏女相貌端庄丰美,且面如银盆,颇有福相,以后自然也是个宜男之相。”

柳贵妃也不至于蠢到跟太后说,就是看中薛家有钱,看中四大家族同气连枝,自然要寻些别的好处来说。

商太后淡淡道:“既如此,那本宫便赏她一个这样的女孩罢了。”

三日后,合喜宫中。

诸陪读侍女皆跪在庭院内,等懿旨宣布,人人都绷着一张脸,心跳如鼓擂:她们这陪读本就是冲着做皇家妾来的。

就现在这宣旨太监摆出的阵仗,谁也不是傻子,肯定是合喜宫里面要出贵人了!

不少眼光聚集在薛宝钗身上。

宫里正是个城墙根都会说话的地方。

德嫔的得宠,常召宝钗去说话的行止,以及贵妃那边偶尔几句风言风语,种种迹象夹杂,许多人都认定是薛宝钗要做二皇子妾室了。

目光中羡慕与嫉妒交杂,还有些憧憬渴望:几位皇子的年纪都可以放妾室在身边了,谁说只有薛宝钗一个人有这个福气呢,说不得这里面要出好几位贵人呢。

季婉婉跟薛宝钗同屋,自然知道的更多些。

但她为人倒是乐乐呵呵,跟薛宝钗处的还颇为和睦。

与旁人的妒羡之意不同,季婉婉只有羡慕,在太监们忙着摆御案时,还悄悄拉了拉薛宝钗的衣角。

只道:“姐姐日后飞黄腾达,可不要忘了妹妹。我也不敢求别的,只是有些思念家人,等姐姐日后为我美言两句,叫我早几年出宫吧。”

说着眼圈就有些红。

薛宝钗点头道:“妹妹放心,宫中时日还长,日后你有什么为难就来寻我便是。”

心中想着:只是到时主仆有别,就不是帮衬,而是恩典了。

宫中诏书,都是辞藻华丽,洋洋洒洒堆砌些词句,无非是称赞女子恪恭柔嘉,淑慎持躬、克娴于礼之类的套话。

薛宝钗只觉得此生从未听过这样冗长的句子,只觉度秒如年,

终于听太监宣旨道:“兹仰承圣母皇太后慈谕、册季氏女为二皇子侧妃,钦哉。”

然后只见那身着绯袍的宣旨太监,弯腰将圣旨递到季婉婉手中,恭贺道:“季姑娘大喜,咱家在这里贺过了。”

季婉婉目瞪口呆:……

半晌才喃喃道:“难道不是薛家姐姐……”

合喜宫的掌事姑姑忙止住她的话头:“圣旨分明,侧妃娘娘可不能乱说话,否则便要吃罪了!”

虽是劝阻,语气却极为温和,然后又满脸堆笑说:“如今趁着所有人都在,正可给侧妃娘娘见礼!”

自己就先插烛似的拜了下去。

其余侍读女官虽然诧异,但见薛宝钗面色如雪,也只掩唇一笑:反正本来就轮不上她们,如今看了这一番热闹,比过年看戏还高兴呢。

更有人上前拉着薛宝钗的衣袖:“薛良使如何不跪,咱们得拜见二皇子侧妃娘娘呢!”

见薛宝钗只是恍惚不言,几个人就七手八脚的拉着她一并跪了,共同贺过季婉婉。

而此时,商婵婵正在黛玉屋里看书。

读的正是张养浩的词:“人羡麒麟画,知他谁是谁?想这虚名声到底原无益。用了无穷的气力,使了无穷的见识,费了无限的心机。几个得全身,都不如醉了重还醉。”

她算着时辰,此时应该是宝钗,不,是季婉婉接旨的时候了。

这句词倒正应了此事。

商婵婵抛下此事,只对黛玉笑道:“若不是林姐姐教导,从前我只知张养浩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如今读这句,却也别有滋味。”

又倚在黛玉身边笑道:“唉,我现在可得多叫几句林姐姐,日后可就得叫嫂子了!”

黛玉面上顿时泛起一层红晕,娇若梨花芙蓉。

“你再浑说,我就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