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东窗事发(第3/5页)

真是个做糖不甜做醋酸的玩意儿!好事儿一件办不成,拖后腿一个顶十个!

贾母就不明白了,按理说王氏也是王家嫡女出身,又做了这些年的当家太太,怎么会如此眼皮子浅!

其实王夫人这次也是被周瑞家的坑了把大的。

要早知道那画是商家送给黛玉的,她又不是真的蠢,怎么会伸手!

其实若真是贾母送的,以黛玉的心性虽然会有些不快,但大约也就是王夫人预计的那般,不肯开口去要。横竖是人家府上的东西,随他们去吧。

偏又是保宁侯府的东西,如今事发,也可说是阴差阳错了。

林如海只当看不见贾母和贾政的怒火。

管他们是真怒还是做作,横竖别想他开口宽容大度的将此事抹了去。他不能直接开口要求见王氏,但贾母这般要将王氏叫了来发落,他自然坐等着看。

于是他只端起鸳鸯奉上的茶喝了一口,便转头温声对黛玉道晚上别喝这老君眉,省得夜间难眠。

贾母忙叫人去给黛玉点一盏热热的胡桃茶牛乳茶来,说最是暖胃的,正适合女孩子家冬日里喝。

此时只听外面帘子一阵响,王氏还没来,居然是贾赦笑容满面的来了。

贾政的脸色更难看了。

贾赦跑过来是干什么的?当然是看热闹的。

说来贾赦能这么快从东府跑过来,还是凤姐儿通风报信的功劳。

她虽然借口病了不肯管家,但其实暗中对荣国府之事从来没放松过。周瑞家的挑唆王夫人从黛玉屋里拿了一幅画,她也是知道的。

当然她也只以为那是贾母赏的那张,所以只是暗中记下此事,准备来日挑个好机会,在贾母跟前儿给王夫人上眼药。

今日林如海去而复返,贾琏那边赶着接出去,凤姐儿听了这信儿,虽不知道缘故,但也打发人去跟贾赦说了。

意思是要贾赦也去见见林如海,哪怕刷个脸呢。免得贾母偏心,只让贾政跟林如海私下交流。

而这边她也悄悄跟平儿两个过荣庆堂来,装作无辜的过路人,“偶遇”了贾母命令去传王夫人的丫鬟,问出了此事。

凤姐儿听了这事儿笑的简直站不住:王夫人竟干了件这样的蠢事!这也不必自己去上眼药了。

于是亲自等在荣庆堂门口,将此事告知了大老爷。

贾赦本来只是懒洋洋的过来准备刷脸,如今却是兴冲冲的进去准备看贾政丢脸。连那酒色昏沉的脑子都叫这喜事激的清醒了不少。

果然一进门贾赦就声如洪钟义正言辞道:“我听说妹夫去而复返就过来瞧瞧。谁知道从外头遇到了母亲去传王氏的丫头,听说了这丢脸的事。唉!我荣国府名声扫地啊!世间竟有如此不堪之事,真是令人发指!”

说完捋着胡子痛心疾首似地指着贾政:“二弟啊,不是我说你,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这治家是怎么治的?家都治不好,还能做得了官吗!”

在座诸人脸色都很是精彩。

谁不知道贾赦是什么人啊,听他这样正义凛然地怼贾政,实在是违和。

林如海倒是好整以暇准备看戏:就他的了解,虽然贾赦邢夫人等对黛玉也很一般,但起码不像王夫人一样给脸色瞧,所以今儿贾赦摆明了借着他这件事给贾政没脸,他也不会出面劝。

黛玉虽然跟两位舅舅见得不多,但也是知道两位舅舅为人的,尤其是贾赦的为人,何等酒色糊涂,家里略平头整脸的丫头都躲着大老爷院子走。

所以黛玉听了贾赦的高谈阔论,即便在这忧愁中也险些笑了,连忙端起茶来略作遮掩。

这可真是丈八的烛台,照的见别人,照不见自己。

贾母面上露出愠怒之色,然而见林如海只是淡淡的,根本不替贾政说话,心中便是一灰,知道林如海这不但是恼了王夫人,只怕连整个二房都恼着。

既如此,索性便叫二房,尤其是王氏此次折些颜面,也好叫林如海去了这个芥蒂,免得日后断了情分。

里子和面子,要哪个虽然不好选择。但如今眼见得面子是保不住了,贾母当机立断,准备挽回一下里子。

再不济,林家因此事生疏了二房,大房这样站在林如海那边给二房没脸,倒可以让大房借机多亲近林如海。

总不能一家子都跟林家生疏了吧,白放着这样一个一品大员的亲家却得罪了,估计会叫人笑掉大牙的。

所以贾母索性道:“罢了,给你大老爷看座。再去叫人请大太太和凤哥儿都来。咱们全家在这里将此事撕掳清楚,也好给姑老爷一个交代。”

林如海听这话重了,传出去倒是他仗着官威逼迫岳家似的。

于是起身道:“小婿不敢为难岳母和两位舅兄。玉儿因敬慕岳母,您赐下的画她好好收着不敢挂出来,否则若真是府上的画,小婿并不敢回来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