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各方打算(第3/4页)

宝玉回到屋内,袭人迎上来,觑着他的脸色道:“好好的年节下,二爷怎么倒不是欢喜的样子?”

宝玉便将自己心思与袭人说了,只闷闷不乐:“我与林妹妹倒像是生分了些。”

袭人自恃是宝玉身边第一人,向来将点评这些姑娘小姐不当一回事,简直将自己也当成了半个主子。

只是如今黛玉身份日重,来往宫中由太后教养,她也就不敢多说什么了。

只是随口劝了宝玉两句:“林姑娘如今多往宫中去,自然不像原来一样同二爷同吃同住的。况且一年大似一年,姊妹兄弟正该有些分寸才是。”

见宝玉揪然不乐,她便又拿湘云来说话:“二爷若是觉得无趣,正该请云姑娘多来玩呢。年前老太太虽也派人去接了,可史家总是不放人,老太太竟也罢了。”

那时宝玉去缠贾母,贾母可是知道湘云给送回金陵去了,于是只敷衍宝玉说史家不放。

“从前老太太可不是这般,总是不舍得叫云姑娘家去的。可见那件事儿终归是叫老太太介怀了,二爷该多在老太太跟前儿说云姑娘的好话才是。”

袭人正是个内心有盘算的。

她素知贾母心中看中的孙媳妇是黛玉,然而王夫人却请自家妹妹带了女儿上京,自然是不满此事。

就袭人看来,林姑娘小性刻薄,宝玉又待她极重,若是日后宝玉娶了林姑娘,自己这位姨娘还有什么可立足的地方?

好容易来了个宝钗,看着随和大方,是个好相与的主母,偏又入宫了。

所以袭人就把目光瞄向了湘云:她从前还服侍过湘云两年,哄得湘云跟她极好,任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有主子姑娘的就有她的。

甚至宝玉贴身的活计,袭人自己做不完,又不想叫晴雯分甘出头,就托湘云做。

眼瞧着如今宝玉跟黛玉渐渐疏远,她自然想借此叫宝玉与湘云和睦,贾母见了说不得也能改变主意。

宝玉最是个怜香惜玉的性情,尤其见不得女儿家受委屈。

湘云这件事,宝玉虽觉得湘云的行为略有不妥,但黛玉自己都说不放在心上了,为何贾母王夫人等还是对湘云不似往日,叫他颇有不忿。

那日花厅之上,他是男儿自然不能在场,事后听人说了缘故。

贾母凤姐儿严令之下,当日服侍的人倒不敢说出商婵婵那些凶狠怼人的话,但也传出来是商大姑娘得理不饶人,非逼着史大姑娘道歉这样的风声来,叫宝玉听了,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商姑娘,只觉得不喜。

既然能跟林妹妹做好朋友,想必不是那等脂粉俗物,但何必这样心胸狭窄,不肯让人。

可见是那等仗着家世父兄,便不将人放在眼里的娇蛮之人,可怜林妹妹还要在宫里日日与她相处,更可怜宝姐姐还要去服侍她们这等人。

宝玉心里全叫对女孩的怜爱填满了,哪里有一丝学业功名之心?

商婵婵这是还不知道自己被贾宝玉给鄙视了,要是知道绝对会后悔自己浪费了一次支使谢翎的机会给这块假宝玉,真石头。

于是在次日,正月十六,黛玉入宫后,宝玉又缠着贾母将湘云接来荣国府。

年后史家倒也派人去金陵接了湘云回来,也不为别的,林如海年后回来,史家还得带着湘云上门致歉呢。

而贾母心里的打算却与袭人有几分不谋而合。

林如海眼见得又要再进一步,几乎是位极人臣,四大家族如今捆在一起,也只有一个王子腾能与他的官势相提并论,贾家实在是没落了的。

而不知为何,林如海这两三个月送了许多东西进京,竟是不放心女儿在荣国的意思,有几分生疏之意。

贾母等人不思自家是如何薄待了人家女儿的,只以为林如海如今升官,女儿又得了太后教养,便看不上荣国府,准备更攀高枝儿去了。

毕竟贾敏已经不在了,林如海执意不肯同意宝玉黛玉的婚事,贾母自然无法。

所以她不得不早做打算,如果黛玉不能入门,退而求其次,湘云也是可以的。

毕竟史家一门双侯,又是她的娘家。

湘云这孩子虽然毛躁了些,但才貌配宝玉也是相当的。就只她这襁褓之中父母双亡的命格,让贾母有些个悬心。

不过真论起来,黛玉身子娇弱,林家又素来子嗣单薄,也不是十全十美。

贾母真的当贾宝玉是个心肝宝贝。只认为他天生带玉将来有的是造化。只将这些公侯官宦小姐一个个看起来,觉得她的宝玉谁都配的过。

只怕就算身份高贵如荔容郡主在此,贾母还会遗憾郡主性情跳脱,不够温柔体贴呢。

也不想想,荣国府至今挂着国公府的牌子,还是为着她这个老封君尚在。不然贾赦只是个一等将军,这国公府的匾额都当摘了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