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陪读风波(第4/4页)

柳家从前是做香油铺子起家的,后来柳贵妃的父亲捐了官,从县丞熬成了县令。

这在当地县里当然是一号人物了,但放在偌大的京城,只是徒增笑料罢了。

反正二皇子是最厌烦香油的。若是有新来的厨子不知道,给他的汤羹里点了香油,他必然要发怒,非得发落了人才罢休。

萧诚的苦闷无人能理解。他知道,父皇的母家是保宁侯府,所以他从来不曾真的懂,像他这等母妃出身低微的皇子,有多惶恐,又有多努力。

父皇只会嫌他没有大哥的从容气度,凡事锋芒毕露。却不想想,大皇子出身正嫡,背靠承恩公府谢家。若是自己不格外出挑些,这皇位还有什么盼头。

柳贵妃心疼的拍了拍儿子的手背:“你当母妃真是只为了柳家争这一口气?母妃是为了你。”

“如今这一试,可知你父皇心中实在是有我的。既如此,我们便可以借机筹谋你的亲事。”

“母妃的出身是拖累了你,所以你必得仔仔细细挑一家最好的姑娘做正妃,才好跟承恩公府抗衡的。”

“便是太后皇后阻挠,只要你父皇下旨就能成。再不济,我就重病不起,你父皇总不会不顾我的遗愿。”

“母妃!”萧诚一怔,他可不想为了亲事搭上亲娘一命,况且皇上对他另眼相看一大半也是对贵妃宠爱的缘故。

柳贵妃笑了笑,端的是烟视媚行格外动人:“不过是这样一说。如今且到不了这里。只看今儿就知道,你父皇偏心咱们呢。”

萧诚想了一想,说道:“太后娘娘召入宫亲自抚养的女孩自然是最好的。”

柳贵妃一笑:“果然咱们母子连心,我也是这样想的。只是商家女孩你不必想,便是皇家不计较辈分,皇上也不可能叫保宁侯府有了偏向。楚家嘛,早已失了势的,不过是靠着宫中母后皇太后才架子不倒。”

至于萧荔容和文杉这两个宗室女,根本就不在考虑范围内。

那么剩下的只有朱芸娘和林黛玉。

“朱相国明年大约就要致仕,给保宁侯腾位置。”

萧诚略微蹙眉:“虽说他门生众多,但人走茶凉,能有几分人脉留下还未可知。况且朱家姑娘不过是他诸多儿孙中的一个孙女罢了。”

便是朱家女儿少,格外偏疼些,但哪里能比得过儿子。

“倒是林氏女不错。年后林如海就要调任回京,那可是户部尚书之职,父皇还格外给了他一个太子太傅的虚衔,显见的是要重用了。最妙的是他只有一个独生女,若是能娶了她,不怕林如海不为我所用。”

户部尚书虽也是正二品官员,但跟外放的巡盐御史不可同日而语。

这可是手握一国经济命脉的实权大官,也就仅次于宰相与吏部尚书罢了。若不是林如海才德兼备,风骨清傲,从不结党营私,兼之林家人口凋敝无甚牵扯,皇上也不会将这样重要的职位付给他。

二皇子这就惦记上了。

柳贵妃美目一闪,笑道:“好儿子,你如今大了,果真是想的周全。今日那位林姑娘还前来拜见过,倒是个绝色的美人儿呢,便只为了这容貌,我儿便不算吃亏。就是瞧着身子弱了些,这也无妨,你的侧妃侍妾自然也要好好挑挑的。”

萧诚一笑:“弱了些才好。若是个有主意的,倒不好拿捏了。”

柳贵妃这会儿也不是在皇上面前心口窝疼的娇弱样子了,反而起身走来走去,思量这件事:“只是那位林姑娘才十岁,你却十五了。你们年纪差的略大了些。今儿那边还有人来回我,皇后特特寻出了自己陪嫁的一个金项圈,说要送给林姑娘。说不得跟咱们打了一样的主意。”

“五皇子正好十岁呢,若是叫皇后撮合成了林姑娘和五皇子,大皇子那边可就平添了一个得力的人——林如海不但官位高,他还跟荣国府是姻亲呢,如此四王八公的势力岂不是也倒向了大皇子?”

柳贵妃想在昭阳殿埋钉子,但谢皇后哪里是个吃素的,身边跟铁桶一样。

只有一两个看库房的小宫女跟柳贵妃这边倒是走的近些。可巧今儿谢皇后特意寻出那枚金项圈之事,就漏给了柳贵妃这边。

于是柳贵妃只当皇后与自己一样,看中了林黛玉做儿媳妇,所以格外要筹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