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2/3页)

“有勤快人,自然也有不思进取的人。”

赵昱可谓是恨铁不成钢:“若是不思进取,还要怪别人,这算是什么道理?!难道是朕惯的他?”

赵昱可是一点也看不过眼。

若是生来就锦衣玉食,不愁吃穿,家中上有爹娘接济,还有兄长承担家业,那人只知贪图享乐,他也没法说什么。可既是生来贫困,还不思进取做出努力,如何能过上更好的日子?既然如此,那是会有如何处境,也怪不得别人,怪也只能怪他自己了。

就算是京城里的纨绔子弟,那也是知道责任,出门在外也知道不会给家族拖后腿。

赵昱重重地哼了一声。

闻茵:“……”

闻茵心中想:就算皇上原先再不思进取,如今肯知道改好,就已经是今非昔比,的确是……的确是有理由骂别人的。

“夫君何必与这些人生气。”闻茵说:“看茶楼里,大家都是在说借书铺的好,这次的确是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

赵昱又不禁得意了起来。

他说:“你这一口一个‘夫君’叫的可真好听,再叫几声让我听听?”

闻茵:“……”

赵昱有些遗憾地道:“也不是非叫不可。”

两人又在茶楼里坐了许久,等着借书铺外的人群都散去了,这才动身回宫。

赵昱心中仍然高兴着。他做了的事情里面,唯有借书铺看到了成果,也得到了百姓真情实意的夸奖,于他来说,就是离盛世明君更近了一步。赵昱非但高兴,甚至还激动的很,等回到宫里头,做事还积极。

他先让闻茵陪着,把没处理的奏折处理完了,再写了两篇文章,还一口气背完了今日该背的书。这些都做完了还不止,又让小太监去拿了几本书过来,拿起来便是要认真读的样子。

他道:“借书铺开了,以后京城里的百姓都可以读书,往后京城里识字明理的人就更多了。朕要是不努力些,反而还没有他们厉害,要是做错了什么,反倒是要遭他们嘲笑的。”

闻茵道:“读书一事,也不是一蹴而就。”

“话虽如此,可偷懒一日,就落后一日,朕从前偷了那么多年的懒,就已经落后许多日,要是不抓紧用功些,就更比不上别人了。”赵昱认真地道:“道理朕还是懂得,像太傅这样的年纪,都还有许多不懂的事情,太傅已经是朕知道的学识最渊博的人,连太傅都觉得读书不够,那朕这样的,就更加不够了。”

“皇上知道上进了,方大儒一定会高兴。”

“朕也不是头一日上进了,可太傅仍然还不满意。”赵昱摇头叹气:“朕落后了这么多年,想要追上来,让太傅重新满意,可当真要费不少时间呢。”

……

方府。

今日京城里最大动静,便是皇帝开的借书铺了。

全京城的百姓都知道的大事,方俨自然也不会落下。自从听到消息的时候起,他心中就觉得震惊,今日借书铺开张,他也远远地看了一眼,看到了那番热闹。

等回府之后,他就坐立不安,反复沉思。

黄昏时,他的那些老朋友又上门来了。

这回方俨摆了摆手,说:“我知道你们要说什么,那借书铺的事情,我早就知道了。”

罗大人笑眯眯地摸了摸胡子:“既然你都知道了,那我也就直说了。帝师一事,你是否要重新考虑一番?”

“重新考虑?我先前都重新考虑这么多次了,可不想再重新考虑一回。”方俨道:“不去,就是不去。”

“先前是先前,现在是现在,说不准啊,你就已经变了想法。”

方俨冷哼一声:“没有!别以为开了一个借书铺,就以为什么都好了。那河还在挖呢,皇上亲自开口的,说是要挖通到江南,这样异想天开的事情,你们竟然也不拦着?”

“你也知道是皇上亲自开口,我们何尝没有拦过?皇上铁了心的要挖,谁能拦得住?”罗大人道:“你的想法是没变,我们几个的想法倒是变了。”

方俨一惊,狐疑地朝他看去:“你们?”

“你也看到了,那个借书铺,那也是皇上自己的想法。”

“一个借书铺,这能算什么?”

“借书铺事小,可前面还有火|药|弹,就说那要挖到江南的河,真要让皇上给办成了,往后想来,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皇上的想法虽是异想天开,可却与从前有了不同。从前皇上只知道享乐,万事只看着自己,如今却是已经可以看到百姓,件件事情,都是为百姓考虑。皇上与从前是当真不同了。”罗大人说。

方俨听着,面上也有几分犹豫。

“不瞒你说,你不想当帝师,我们几个老家伙却是有了这个念头。”

“你们?”

罗大人与其他人对视一眼,笑道:“皇上现在肯改好了,还知道为百姓考虑,既然皇上肯上进了,那若是能多加引导,或许当真能成为一个好皇上。你有所不知,那挖河的银子,全都是皇上一个人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