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89(第3/4页)

顾瑶翻了个白眼“我到家了,再见。”

话落,她就切断通话。

顾瑶回到家里,看到沙发上还有前一晚她盖过的薄毯,她将薄毯拿起来扔到一边,就打开电视机。

仍是万年不变的新闻频道。

顾瑶却没看进去,只是坐在那里发呆。

现在的她需要一点声音,屋子里实在太安静了。

顾瑶安静地坐了一会儿,就起身煮了一壶水,热水注入杯子里,白气蒸腾,等水凉的功夫又走进书房,找出前面徐烁给过她的那些日记。

然后折回来,将日记一篇篇摊在案台上,注视着日记里被她用红色标记出来的重点。

到了后面几篇,日记里出现了萧零的名字。

也就是她,顾瑶。

杜瞳在第一次接受萧零的补习时,萧零先看过了她的考试卷子,然后说了这样一句“你的脑子是摆设么?”

看到这里,顾瑶有些无力的扶着额头。

——这还真像她会说的话。

接着,顾瑶又开始寻找杜瞳描述过的“西装叔叔”的片段。

前面的部分并没有清晰指向,直到后来杜瞳亲眼看到萧零上了西装叔叔的车,她开始怀疑他们是父女的关系。

再往后,杜瞳和她的生父杜成伟一起去警局见她生母魏秀珍的路上,杜瞳问杜成伟,西装叔叔是不是姓“萧”。

杜成伟说不是。

如果这些信息都是正确的话,那么西装叔叔是顾承文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一想到这里,顾瑶心里开始渐渐往下沉。

她双手撑着头,闭上眼,让自己努力平复下来。

尽管现在知道的线索都太细碎,而且没有实质性的物证,可是也足以让她拼凑出一个故事。

徐烁来江城,是为了给父亲当年的死找出真相,在他父亲死之前正在调查杜成伟被炸死一案,他父亲怀疑过杜成伟的女儿杜瞳,而祝盛西又是杜瞳的哥哥,一旦杜瞳有危险,祝盛西不会坐视不理。

在杜成伟生前,他一直和一个穿西装的男人密切来往,根据杜瞳在日记里的描述,两人的对话每次都很神秘,要不就是让杜瞳回自己的房间,要不就是他们去杜成伟的房间谈,显然杜成伟和“西装叔叔”不可能是朋友,他们谈的只会是公事。

杜成伟制毒一事,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那么“西装叔叔”去找杜成伟聊的公事就一定与此有关。

到这里,顾瑶停住了,她发现自己不敢再往下想……

她忽然觉得很害怕,可是思路却不受她的控制,那些答案已经浮出水面。

比如,顾承文很有可能就是制毒线上的一环,他是杜成伟的接头人或是联络人。

比如,杜成伟被炸死了,制毒线断了一个点,这条线上的人一定阵脚大乱,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把自己摘干净,以防警方查到。

在这里面,顾承文是唯一一个和杜成伟直接联系的人。

可是到现在,顾承文都没事。

……

还有,她之前就怀疑过,祝盛西和杜瞳不可能也没有这个能力,去害死一个老练的刑警,他们背后一定有人帮忙。

帮他们的人一定要和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否则非亲非故,为什么要沾上一个刑警的命呢?

而根据徐烁的描述,他父亲生前非常厉害,屡破奇案,杜成伟被炸死这件事这么蹊跷,徐烁的父亲不可能看不出门道。

何况屋子虽然爆炸了,里面的东西却未必烧的一干二净,总有蛛丝马迹。

徐烁的父亲因此发现一条制毒线,也是理所当然的。

那么,帮助祝盛西和杜瞳,又和杜成伟有过直接接触的人,便是最不希望徐烁父亲追根究底的那一个……

思及此,顾瑶喘了口气,很快睁开眼。

她这才发现自己背上已经出了薄汗,浑身都在发冷。

她很快拿起水杯,将温度合适的水一股脑的灌进胃里,然后又到了一杯,用来捂手。

随即深吸一口气,再吐出,如此周而复始。

隔了一会儿,顾瑶才将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同时跟自己说,不会的,这个故事版本虽然顺理成章,但未必是最接近真相的。

事情不会这么简单,而且这里面还有很多东西自相矛盾。

首先,她父亲顾承文是做地产的,地产是暴利行业,而且是合法经营,顾承文没理由一手抓着能赚大钱的正当生意,还去琢磨捞偏门的事。

无论是制毒还是贩毒那都是死罪,有哪个做正当生意的商人会这么脑残,两边都沾?

也许,顾承文也未必就是那个“西装叔叔”,很有可能是李慧茹还认识其他喜欢穿西装的男人,而那个人也想讨好李慧茹的女儿,所以发生纠缠……

但刚想到这里,顾瑶就甩了甩头。

这个假设太荒谬了。

她转而又想到,顾承文和杜成伟来往,或许是为了其他的事,也许杜成伟想洗白,想脱离这条线,所以顾承文才时常出现,给他铺路架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