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47(第2/4页)

紧接着,徐烁就当庭公布了一份调查数据,称男人在进行性行为时突发心脏病,死亡的可能性是平日的四倍,而且只有八分之一的人可以有幸存活下来,而在其他时候病发,存活率高达一半。

另外,进行性行为时的心脏骤停到底会不会直接导致死亡,关键就要视乎伴侣呼救的时间,治疗每耽误一分钟生存几率就会降低百分之十。

当患者因为性行为病发时,大部分伴侣会因为羞涩而不敢叫人来邻居来帮忙,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这时候伴侣一个人帮助患者进行心脏复苏要花费平时两倍的时间,也就是84分钟。

心脏基金会也曾建议那些有过心脏病发作,或做过心脏手术的人,最好在恢复几周之后才进行性生活,而且在此之前不要喝酒或者吃太多食物。但是连启运非但没有因为自身的病症而节制,甚至还在法医的尸检中发现,他在进行性行为之前曾经喝过两杯红酒,胃部也有大量不易消化的食物残留,更不要说他还服过祝盛西所说的那种会对身体脏器造成伤害和负担的药物样本。

也就是说,连启运种种行为都是在作死,是在变相的“自杀”。

直到最后一个辩方证人被传上法庭,到这里,刘楚几乎已经是一败涂地,他所有的希望都放在最后这个人身上,因为这是他在看过证人资料之后,认为最容易突破的一个。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顾瑶。

顾瑶没有给本案的任何一位当事人做过长期的心理辅导,最多只是和田芳接触过几次,所以她的专业判断按理来说应该是最薄弱,最不具权威性的。

再者,心理学在法庭审判上也一直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模糊地带,有很多学者认为心理学家的证言还没有达到科学依据的标准,也没有必要性,而且还会影响司法审判。

换句话说,如果今天顾瑶只是一个心理学者,她根本不会出现在法庭上,最多也就是和其它心理学家一样,就专家身份在网上发表几句“事后聪明”,然而她却先后和被告人田芳,以及证人张丽椿甚至是被害人家属萧云霞有过接触,她的证言才具备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时,徐烁开始讯问“请问证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顾瑶目光平定“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

徐烁“是不是就是我们理解的心理医生,给一些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心理学上的帮助?”

顾瑶“可以这么理解。”

徐烁“那么你是否对本案的被告人田芳进行过相关辅导?”

顾瑶“进行过。”

徐烁“能否简单描述一下?”

顾瑶看了田芳一眼,说道“被告人田芳是一位心理坚强,抗压性很强的职业女性,有吃苦耐劳的美德,但是因为长期处在被压迫状态,也令她的心理压力超出了一般同龄女性。当一个人心理压力过重时,她内心深处最在乎的人和事,就会成为不可触碰的‘黑洞禁区’,一旦有人触碰开关,就会激发她的防御机制,令她对抗攻击者。”

徐烁“那么根据你的分析,被告人田芳的‘黑洞禁区’指的是什么?”

顾瑶“是她的妹妹田恬。”

徐烁“也就是说,田芳自身具备很强的抗压能力,但是如果有人伤害她的妹妹田恬,她就会变得奋不顾身,竭尽所能保护田恬,是不是?”

顾瑶“可以这么理解。”

徐烁“请问证人,除了田芳之外,你是否和控方的一位证人张丽椿有过接触?”

顾瑶“有,我给她做过心理辅导。”

徐烁“在你们进行心理辅导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顾瑶“被害人连启运的妻子萧云霞突然出现,希望和张丽椿谈判,她提出要给张丽椿一笔钱,让她在庭上作假口供。张丽椿非常排斥这件事,她的良心受到谴责,可她因为生活所迫,又不得不答应。”

徐烁“然后你做了什么事?”

顾瑶“我把对话录了下来,而且还将萧云霞和张丽椿隔离开,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对萧云霞进行了一次快速的心理咨询。”

徐烁“请问你得出什么结论?”

顾瑶“就我的初步判断,萧云霞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这和她的家庭背景,生活压力,以及丈夫连启运与其他女人发生的不正当性关系都有内在联系,加上萧云霞自身的性格所致,她心里的压力长期得不到疏导,早就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心理黑洞禁区’,即她的家庭。一旦有人要触碰到她对家庭的保护网,她就会做出一些非常冲动的行为。”

徐烁“你所谓的冲动行为,能否描述一下?”

顾瑶“其实萧云霞就是我们在专业上说的‘阴阳人’,对外她是好妻子好母亲,但在内心深处,她是个暴躁、易怒、焦虑的女人。一旦有人触碰到她围起来的心理高墙,她会变得无法控制自己。所以,当萧云霞得知张丽椿很有可能会在法庭上讲出事实的时候,萧云霞变得歇斯底里,还开车在路上拦截住我和张丽椿的去路,并且拿着扳手对我们进行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