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5页)

夏收的时候下暴雨会有什么后果,张美珍心里面一清二楚,年幼时候她也经历过这样子的灾年,那会儿带来的惨痛记忆到现在都还没有抹除掉。

她原本还有个弟弟,可因为灾年,家里面的口粮不够,张美珍的弟弟就被生生饿死了,那一年,生产队饿死了很多老人和小孩子,活下来的人一个个也瘦得皮包骨头,一副随时都要咽气的模样。

暴雨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暴雨过后的涝灾,若是起了水,这一季的粮食收不到不说,就连下一季的粮食怕是也没了。

过去的可怕情形历历在目,张美珍的身体无法遏制地颤抖了起来,她脸色发白地看着宋老三,颤着声音说道:“三哥,我把钱都给你,我们去买粮食,大不了,大不了雨没有下,新粮食顺利收上来,我们把新粮食卖了,顶多亏一点儿……我们还有大宝,不能赌那个可能。”

张美珍早夭的弟弟也是宋大宝这么大的年纪,倘若当初粮食够的话,他也不会早早去了,幼年的记忆给张美珍带来的伤害极大,所以哪怕知道暴雨可能不会来,可是她也不敢去赌那几分之一的可能。

跟人命相比较起来,钱便没有那么重要了。

宋老三知道自己媳妇儿的性格,见她同意了,他也松了一口气,安慰了她一会儿后,等张美珍的情绪恢复过来后,宋老三便让她明天回娘家一趟。

“下暴雨话不止是我们这一块儿,我明儿去县城一趟买粮食,你带大宝回娘家一趟,把这事儿跟爹妈他们说一下,让他们也准备一下,若是真有什么,也好有个防备。”

张美珍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夫妻二人又凑在一起小声说起了话来,只是这次说话的声音变得更小了,躲在外面窗户根儿底下的宋大宝只能听见里面人的说话声,却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些什么。

要闹灾了啊。

上辈子的宋大宝是城里人,没有在乡下地方待过,所以哪怕学了很多的知识,现在却找不到能用得上的。

在现在这个时代,收割麦子全都靠的是人力,在机械化没有普及之前,人力收割的效率极低,若是真下起雨来,就算抢收也抢不到多少粮食。

宋大宝的手无意识地捏着手里的麦芽糖,小脑袋瓜子飞快地转了起来,然而在两眼抓瞎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她还真想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来。

屋内的谈话已经告一段落,宋老三从屋子里面走了出来,当看到空荡荡的院子时,他的脸色刷的一下变了。

“大宝,大宝你在哪儿?!”

听到宋老三的叫声,宋大宝从窗户根儿下钻了出来,她迈着小短腿跑到了宋老三的身边,双手一伸抱住了他的腿。

“爹,我在这里。”

听见宋大宝的声音后,宋老三松了一口气,弯腰将她从地上给抱了起来。

“小丫头,你刚刚跑哪儿猫着了?以后可不能这样子,爹要是见不着你,会很着急的,你知道吗?”

宋大宝乖乖地点了点头,片刻之后,她又问了一句:“爹,麦子不能提前割了吗?”

这是让宋大宝最想不通的,既然知道要有暴雨,那把麦子提前收割了不就成了吗?左右也就差个几天时间,麦子收割回来,放进粮仓里面,到时候就算是下暴雨起水灾了,至少他们还有粮食在,发霉的粮食也总好过什么都没有的好。

宋大宝想不明白,见了宋老三后,便将自己的疑惑问了出来。

听着自家闺女软软糯糯的声音,宋老三自然没有往其他的什么地方想,他弯腰将宋大宝抱了起来,带着她到旁边的凳子上坐了下来。

宋老三并没有因为宋大宝的年纪小而敷衍她,而是耐心地回答了她的问题。

“大宝是不是听到我跟妈妈说的话了?”如果不是的话,她也不会问出这个问题来。

宋大宝没有隐瞒,乖乖地点了点头,她扑闪着大眼睛,乖乖巧巧地等待着宋老三的回答。

看着乖巧可人的宋大宝,宋老三的心都要化了,他伸出手摸了摸宋大宝柔软的头发,耐心地解释了起来。

“因为麦子必须要熟透了才能收割啊,就像是大宝看妈妈蒸包子的时候是一样的,如果时间没有到的话,包子只是外面看着熟了,可是里面的肉却是生的不能吃,如果没有到时间就把麦子给收割的话,麦仁是不会挂浆的,这样就算把麦子给收回来,小麦仁也磨不成粉,到时候这些粮食就只能当柴烧了。”

要么说庄户人家都是靠天吃饭的,粮食从种下到成熟,都得精心伺候着,老天爷要是心情好了,一年风调雨顺的,粮食能顺顺利利地打下来,入了粮仓,这就是他们的福气。

倘若老天爷不开眼了,天气开始作妖,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粮食长在地里面,没成熟的时候弄回来也没有用处,他们除了祈祷风调雨顺,没有任何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