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3页)

燕王想着还是觉得有些鸡肋,但既然是天书上讲的,该有它价值,孙儿想弄,就让他弄。燕王又找了几个踏实稳重的放进孙儿新搬的院里,并吩咐不准让小少爷碰锄头那些,小少爷动嘴即可,做奴才的眼力好些有活抢着干。

说句实话,教人比自己干还麻烦。

但既然生在王府,这种事总的习惯,杰哥儿心知他磕伤划伤家里会特别担心,打从一开始就没往镰刀锄头跟前凑,他坐在旁边椅子上盯着,告诉王爷派来给他使唤那些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现在他白天的时间分成三份了,首先是雷打不动的学习时间,然后是折腾盆栽,还有到娘那头去看弟弟,看弟弟的时候顺便也能见到姐姐明姝,也能跟娘说说话。

最近出生这个孩子是王爷给取的名,因为觉得兴许是个普通的娃,他没给整什么天骄啊英豪,选了佑康两个字,保佑他幸福安康的意思,其中佑字随杰哥儿用了人旁。

这孩子看起来是不太一样,他才像真正的孩子,会哭会闹的那种。

就连钱玉嫃都信了那说法。

这个兴许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孩子,要到很后来他们才会发现,他好像也不是那么普通。

因为头上有个二世为人的哥哥,他出生的前几年看起来有点蠢。康哥儿小时候还会自卑,看到学什么都快做什么都好的哥哥以及被满京城盛赞的姐姐,他觉得自己是笨猪一个!

其他人倒不觉得他是笨猪,跟三岁就能认好几千字的大少爷比起来,小少爷是“稍微普通”一些,怎么个普通法呢?大概就是四岁多将常用字全都学完的程度。

钱玉嫃只生养了这两个儿子,对比前面杰哥儿,她觉得康哥儿还可以吧,应该也不算差?

被拿来做比较的杰哥儿才是真自闭了。

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自己是个伪天才?

但凡读过大学的,谁重生了不都是睁开眼就能读会写?三岁认字算个屁的本事!他是用成年人的心智在一年多时间里把以前写的简体字和现在用的繁体字对照起来,仅此而已。这个日常自闭总说自己是笨蛋的弟弟才是真的天才好吗?谁家四岁多娃儿就能把常用字全认完了???聪明成这样还比谁都努力天天说要向哥哥学习这像话吗?天知道作为被他学习的对象杰哥儿压力老大了,生怕一不当心就让弟弟超过去,回头闹出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笑话来……

兄弟两个你追我赶结果成就了两个不世出的天才,这是后话,现在康哥还是个只会吃奶的小傻蛋呢,他连哥是啥都不知道。

怀前面两胎的时候乔氏都没参与进来,本来以为这胎她能从头盯到尾了,结果也是不赶巧,成亲没多久,宗宝媳妇儿同样把出喜脉来,乔氏两头操心,忙得焦头烂额。

钱玉嫃心疼她,让专心照管弟媳妇就是,她这是第三个,早有经验了。

乔氏让女儿说服,将心思更多放到儿媳妇身上,但还是每隔几天会过来看看。

钱玉嫃先怀的,也先生下,她这边刚有动静乔氏立刻赶来了,得知母子平安乔氏大松了口气。

她并不在乎这胎有没有说法,只要平安健康就好。女儿先怀的已经平安生下来了,这是个好兆头,儿媳妇也是八|九个月的肚子,运气好的话,到五月份就能给老钱家添个孙孙。

女人们将心思全放在肚子以及肚子里的宝贝蛋上,男人们要顾的更多,钱玉嫃怀上康哥那年,也就是去年是科举年,赵家的赵大又去考了,想着他上次是被避了嫌,按说应该具备了中举的实力,这次该是十拿九稳的。

结果并不是那样,他这回考得反而不如上次好了。

这次不光是另外的主考官,一起应考的人里面也没有他亲戚,不存在□□作这种事,就是没答出让考官满意的卷子仅此而已。

两兄弟本来说要一起上京应会试,结果赵大没取得资格,赵二只能独自上京。

说是这么说,最后他也没赶上,钱老爷他们算着日子等,一等二等没等到,后来收到老家来信说乡试放榜之后不久赵大病了,病得非常重,瞧着随时可能不好。赵二担心自己一走留下永生遗憾为他哥放弃了上京应试的打算,这样拖了一段时间,直到年前赵大的病有了起色。想着会试在三月初,立刻动身兴许来得及,赵家又为赵二张罗起来,到快要出发的时间,赵大的病情再一次恶化下去,赵二终究是没走成,无论如何他不放心,这科就错过了。

乔氏老早就知道这事,那会儿女儿怀着身孕她没拿出来说,等女儿生了月子坐得不耐烦的时候她才把这事讲出来。

钱玉嫃跟赵大赵二都不是特别亲,虽然也觉得可惜,还不至于跟着难受。

后来娘亲走了,相公回来,她还把这事说给谢士洲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