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建章(第2/3页)

由始至终,武安侯一个字也没有说,疾驰骏马赶来的他,最终,沉默地转身离去,与来时步履匆匆、几是在夺时挣命相较,他离去的脚步,沉重地如在双足处,绞绑上了千斤枷锁,每一步,都走得那样缓慢滞重,像是全凭一口气支撑着他抬起双足,若这口气散了,他整个人,也要如受重击的磐石,裂缝蔓延,碎散一地,再也站不起来了。

武安侯转身的那一刻,像是有一道无形的天堑,划在他与圣上之间,随着武安侯越走越远,这天堑便越来越深,他与圣上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遥远,那匹名为“紫夜”的黑紫色神骏,见武安侯走近,“唏律”着甩着鬃毛,迎上前去,跟走在武安侯身后,这一“忠主”的举动,却似牵动了武安侯的激狂复杂的心念,一直沉默向前的他,忽地将手中马鞭狠狠甩掷在地上,令“紫夜”停在这天子宫殿,莫再跟前。

“紫夜”原主,便是当朝天子,本名“天马”的它,乃是不世出的罕见神骏,是边国献给圣上的御用坐骑,但为圣上转手就送给了视为手足的武安侯,传言它日行千里、颇通人性,但再通人性的神骏,怕也不能明白,此刻圣上与武安侯之间,发生了什么,只能委屈地打着响鼻,慢慢地跟走在武安侯身后,一步步地,随着他走远。

一人一马,渐化作模糊的黑点,消失在重重宫阙之间,天下至高的御殿丹墀上,圣上负手孤站许久,终在愈来愈炽的阳光照拂下,回过身去,步入建章宫。

煊赫的御殿殿门“吱呀”合上,殿内沉寂无声、与世隔绝,而殿外,瞬如沸水炸了锅,那些跪在建章宫前、沉默已久的朝臣,彼此互看着对方震惊的神色,难以抑制的私议之声,轻声响起,这声音,也很快便自建章宫前,传至京城,传向天下,愈来愈烈。

因伤心过度、忧惧难安而抱病在身的太后,听到此事,比一众后宫妃嫔,都要晚些,因为先前曾听皇儿说“会有办法”,太后遂在乍然听到此事时,震惊之余,下意识去想,皇儿这是为了保住阿蘅的性命,不惜牺牲了三个人的声名,对天下人撒了这样一个弥天大谎,用龙裔逼退了跪在建章宫前的朝臣,逼停了悬在阿蘅头上的铡刀,为她挣得至少五六个月的生机。

但,下意识如此猜想的太后,脑中又忍不住浮现那一天午后,皇儿坐在阿蘅榻边、倾身伏在她身前的画面,当时那角度,甚是怪异,看得她甚至疑心,皇儿是否要阿蘅做什么违矩的亲密之举,但皇儿怎会做出这样的事,深信皇儿为人的她,在听皇儿解释说是在为阿蘅盖被子后,选择了相信他的话。

当时的太后信了,可现在皇儿说阿蘅怀的是“龙裔”,太后再回想那一幕,心中不安的疑虑像是针扎一般,细细密密地在心底浮起,急召皇儿来慈宁宫,忍着惊惶,亲口问他。

皇帝在母后面前跪下,沉默许久,在母后着急的逼问下,慢慢如实言道:“儿臣在建章宫前所言,字字属实……早在明郎新婚之时,儿臣即对楚国夫人心生爱慕,辗转反侧,执念愈深,终是做下了有违情义之事,强逼着楚国夫人与儿臣……”

因怕母后气伤身子,皇帝尽量缓着说,但再怎么缓,他说出的每一字,都震得太后心神欲裂,皇帝看母后脸色越来越白,身子微颤,怕母后惊晕摔地,忙停止言语,站起身来,伸手去扶,“母后……”

然而他手才刚触碰到太后衣袖,即被太后用力推开,随即一耳光狠狠甩打了过来,惊气得身体直抖的太后,颤着手臂指着皇帝,简直像不认识自己生养了二十一年的儿子,满面痛心,声音也破碎发抖,“……明郎……明郎是你的兄弟啊,你怎么能……怎么能对阿蘅做下那样的事……”

“……千错万错,都是儿子的错,您别……”

皇帝劝解母后的话,尚未说完,太后即已背过脸去,身体直颤,而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冷厉,“出去!!”

早已听呆了的容华公主,回过神来,忙一边扶住颤身欲倒的母后,一边急对皇帝道:“皇兄,你先出去吧!”

皇帝望着母后气急的背影,咽声不语,垂下眼帘,磕首离殿。

他拖着沉重的步子,走至殿外,见她凭栏而坐,正静望着庭外的海棠花,暮光暖融,香花红艳,春光撩着花影,在她身上轻快拂跃,碎碎浮金的明丽暮春光影下,她的眉眼,冷清如雪。

赵东林见出殿的圣上,久久驻足不动,就这般望着楚国夫人,犹豫许久,终是职责在身的趋近询问,夫人赐居之地。

他等了许久,也不到圣意,心道依圣上对夫人的看重,定然希望夫人住处离御殿近些,后宫之中,离御殿最近的,自然是皇后娘娘的长春宫,其次,就是贵妃娘娘的长乐宫,如今长乐宫那里空着,正合适不过,遂揣测着圣心轻道:“长乐宫正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