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2/3页)

明眼可见顾贵妃最受宠,若是她能帮忙在祁宣帝面前说几句好话,想必祁瑜可以被放出来。

顾贵妃听闻蜀王妃的来意,品着茶迟迟不吭声,她与蜀王妃平日没什么交情,若是今个拉她一把,到时候也能多为祁恒拉一点助力。

顾贵妃放下手中茶盏,“瑜儿也算的上是本宫的侄女,本宫也不忍看着她因为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进去大牢,本宫啊,只能尽力在陛下面前提几嘴,只至于陛下怎么说,那可不是本宫可以左右的。”

蜀王妃低声下气的道谢,已然没有了以往的跋扈。

若是往日,听到顾贵妃说祁瑜是她的侄女这话时,蜀王妃绝对会笑出声,再怎么受宠,不过就是祁宣帝的一个宠妾,又不是椒房殿的皇后,哪配得上说自己的女儿是她的侄女,摆什么谱呢。

可眼下,有求于人,即便蜀王妃看不上顾贵妃,也只得恭维的说着好话。

顾贵妃只所以答应帮蜀王妃求情,一是为了祁恒,二是为了自己娘家的侄儿顾明长。

顾明长至今还在大牢里关着,若是祁宣帝同意赦免祁瑜的罪名,那她可以顺带着祈求祁宣帝减免顾明长的罪名,也将他从大牢里放出来。

顾贵妃去了文德殿,恰好太子祁毓也在那里,她不着痕迹的看了祁毓一眼,对着祁宣帝道:“陛下,臣妾有些话想要对您说,你看,不如让太子先下去吧?”

祁毓似笑非笑,“父皇让孤协助批奏折,孤还没有处理完呢,贵妃有什么话尽管说便是,孤绝对不打扰您与父皇的谈话。还是说,贵妃不喜孤,不愿当着孤的面说话?”

顾贵妃眼角抽了抽,太子近来越发讨人厌了,光明正大的在祁宣帝面前给她上眼药。

连连深吸几口气,顾贵妃告诫自己要冷静、冷静,她皮笑肉不笑的道:“哪里的话,太子误会本宫了!”

祁宣帝放下手中的折子,“就让太子待在这吧,待会儿朕还有事交代给他。你来可是有什么事?”

顾贵妃踌躇片刻,还是说明了来意,“陛下,瑜儿是蜀王和蜀王府最疼爱的女儿,如今蜀王妃难过的食不下咽,嫔妾看了都觉得不忍心。瑜儿确实犯了错,如今受到惩处,也知道错了。小惩大诫就可以了,瑜儿身子弱,若是在大牢里出了什么意外,势必影响蜀王与您的兄弟情谊。不如,您将瑜儿放出来吧!”

祁宣帝揉着眉头,一时没有发话。

“孤竟不知,顾贵妃这般关怀蜀王府上的事情!”太子祁毓出了声。

顾贵妃讪讪一笑,“本宫也是为人母亲,深知母亲对儿女的担忧,看到蜀王妃这般模样,只是有所感慨而已。”

祁毓微笑,“那祁瑜犯了大错,父皇惩处合乎律法,盼着祁瑜能改过自新,不堕皇室的名声,相信王叔与王婶定能理解父皇的苦心。”

“父母都是盼着儿女越来越懂事的,经此一遭,祁瑜若是改了性子,想必王婶定是非常欣慰。”

顾贵妃:......照太子这意思,看着自己女儿进了大牢,难不成蜀王妃应该非常开心?

祁毓并没有给顾贵妃插嘴的机会,他接着道:“再者,祁瑜谋害乐安县主一事,整个开封城传的沸沸扬扬,若是父皇开恩放她出来,势必会在子民中造成不好的影响。顾贵妃应当知晓这些道理,您硬让父皇放了祁瑜,这不是故意在为难父皇吗?”

顾贵妃赶忙出声解释,“陛下,臣妾没有这个意思,臣妾不是故意为难您的。”

顾贵妃气的直呕血,是她小瞧了祁毓,如今的祁毓,和晏安一样,一张嘴说出来的话让人无法反击,一不小心就掉进坑里去了。

祁宣帝稍显浑浊的眸光看向顾贵妃,“此事不必再提,妇人之见,到底看的短浅。太子说的不错,果真是长大了,懂事了,日后让恒儿多向太子学习。”

顾贵妃讪讪闭了嘴,不敢再提起有关祁瑜的事情,也无法顺势提到自己的侄子顾明长,唯恐惹祁宣帝不高兴。

她面色难堪起来,祁宣帝当着太子的面不给她面子,还说什么让恒儿向太子学习,她的儿子处处比太子好,哪里比不过太子?

这一段时日以来,陛下的心越来越偏向太子了。

祁毓浅浅一笑,笑得情真意切,好似被祁宣帝这般夸赞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欣喜雀跃,他看着祁宣帝,“儿臣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以后啊,父皇可要多多教导儿臣。”

他能不高兴吗?顾贵妃受了训斥,他开心的很呢!

幼时,小小的他远远的、艳羡的看着祁宣帝、顾贵妃与祁恒亲密的相处,父皇心中从来不会想起他这个儿子。

顾贵妃明面上对自己很关怀,暗地里又是另外一副做派,克扣他的月俸、让那些下人变着法子的欺负他,总是在祁宣帝面前说他的坏话,导致祁宣帝对他越发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