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3/3页)

她作为贵女,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享受了许多,那就应当尽其所能的为其他人做些什么。

离开南阳的时候还是酷热的孟夏,一转眼几个月过去,深秋细雨绵绵,沁凉入骨。

望着轩窗外恍如串成串串珠帘似的秋雨,姜娆不禁思念起在南阳的姜侯爷、晏氏还有姜绾。

她单手托腮,另一只手伸出轩窗,晶莹的雨滴落在她白嫩的手心,穿来冰凉的触感,“也不知父亲、母亲和绾绾此刻在做什么?”

“小姐这是想夫人和侯爷了!”游玉笑了一声,为她端来一碗冒着氤氲热气的清汤,“再过一两个月,等陛下万寿节时,小姐便可以见到侯爷、夫人还有绾小姐了。”

姜娆素手拿着汤匙搅拌了几下,袅袅的热气很快消散在刺骨的秋意中,眉眼弯成了月牙儿,愉悦的说道:“ 是,很快就可以看到父亲、母亲还有绾绾了!”

再一个多月就是祁宣帝的万寿节,今年祁宣帝下令应允姜侯爷和晏氏回到开封待一些时日,这也是他们二人十五年后,第一次得以回到开封。

姜娆与晏安的婚期初步订在明年,届时等姜侯爷与晏氏二人从南阳来到开封,与阮氏和晏安的父亲晏仲仔细商量好一切事宜,便可着手准备姜娆与晏安的亲事了。

按理说如今姜娆是晏安的未婚妻,她不方便再继续待在晏府,只是深秋时节雨水连连不断,并不适宜赶路回南阳,只得在开封等到姜侯爷与晏氏赶来。

“公子,这是南阳那边送来的书信,一封是给您的,一封是给娆小姐的。”

晏安放下手中的书,从侍女秋霁手中接过书信,这是晏氏给他与姜娆写的信,因着沾了雨水,信封湿哒哒的一片。

晏安将书信一一拿出来风晾,他并没有看晏氏给姜娆的那封信,拆开晏氏给自己的信看了起来。

信中无非是一些家常话,晏安看的很快。

忽一阵风透过窗棂吹进来,湿漉漉的信纸洋洋洒洒飘落地上,晏安俯身,骨节分明的手指捡起这封信。

这是晏氏给姜娆写的信,晏安余光无意的瞟了一眼,他好看的眉头倏地皱起来。

信中晏氏所言,姜娆在还未离开南阳时便曾言她心仪晏安许久,如今他们二人走在一起,姜娆也算是得偿所愿,连带着她这个做母亲的也终于可以放心了。

晏安漆色的眸子盯着这段话看了片刻,面上闲适的神情一扫而光。

他与姜娆之间的感情,他自己最是清楚,在南阳的那一段时日,他与姜娆不过见过寥寥几次,临行时姜娆还看好戏似的,看着姜婳送给他荷包。

他可以笃定,那时的姜娆对自己并无男女之情。

然,晏氏信中这番话又是何意?

他心里有些不解,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既然如今他与姜娆已在一起,便无需追究这些事情。

晏安撑伞出了屋门,去遇乐院给姜娆送信。

豆大的雨滴在地面上砸起一朵朵水花,天地间哗哗作响,晏安颀长的身姿淹没在透明的雨帘之中。

遇乐院里,侍候的侍女都在屋内,外面空无一人,门窗关的严实,阻挡冰凉的冷风钻进去。

他刚欲推开屋门进去,游玉的声音便透过雕花木门传入晏安的耳中。

“小姐,您能与二公子在一起,夫人和侯爷终于可以不用担忧您的亲事了。二公子是状元郎,日后定是前途无量,他又对您很好,小姐与二公子很是相配。”

姜娆清甜的声音响起,“ 父亲、母亲膝下无子,我以前曾想过找一个如意郎君与我一道支撑晏府。如今看来,二表哥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姜娆唇角扬着甜甜的笑,她没有说出口的是,即便不从这一角度考虑,她也喜欢晏安这个人,喜欢和他在一起。

可这番话听在晏安耳中,便变了样,他脑海中又浮现起晏氏的那段话,晏安漆色的眸子好似染上了一层墨汁,又好似凉凉秋日里的寒潭,突然多了几分冷冽。

难不成表妹和自己在一起,是早有预谋?

他是最合适的人选,难不成表妹还考虑过其他的郎君?若是有比他更合适的郎君,姜娆是不是从一开始便不会和他在一起了!

他晏二郎虽不矜傲,可毕竟是权贵之家长大的郎君,自有自己的原则和风骨,难以接受心仪的女郎如挑选东西般挑挑拣拣,最后选定了他。

这般想着,晏安眉眼愈发冷漠,好似受到了欺瞒,他面无表情,推开了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