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收益可期(第3/3页)

虽说还没达到苏云朵想要的巅峰,相距却越来越近了。

苏云朵的前世在南方的农村长大,在那里基本是两季水稻一季小麦,一年可收三季粮食。

到了这里,再好的良田基本也就两季,一季水稻一季经济作物,且亩产都不高。

她曾经有意无意地将前世三季种植的理念透给姜霄,姜霄已经开始小范围试验,想必不远的将来三季不是梦想。

苏云朵明白粮食种植的季节不等人,四月初正是水稻插秧的季节,杨家集那五百亩水田应该已经开始插秧了,偏“荷园”的水田还荒着,别说育秧连基本的深耕都没做,再拖下去这两百亩良田只能种些其他的经济作物了。

只是这个时候才开始育秧显然已经太晚,苏云朵想了想,与陆瑾康商量着想亲自往杨家集去一趟,与姜霄探讨一下,该如何补救。

陆瑾康却不愿意苏云朵如此辛苦,只让九儿往杨家集跑一趟,让姜霄来“荷园”看看指导一二,若能补救自然最好,若真的错过了季节,那也只能先种些其他的作物,聊胜于无。

苏云朵叹了口气,这事也只能先这样了,要是早半个月买下这个庄子就好了,就能赶上育秧的时节,让姜霄在育秧的时候替“荷园”多育些秧,也就不会有今日之憾了。

叹息无益,只待姜霄来这边看过再说。

时辰不算早了,苏云朵与陆瑾康又匆匆去了不远处的“第二养殖场”,陈林波已经带着人陆续往这边运送鸭子。

为了提高小鸭的成活率,这次从松花庄运过来的不仅仅只有小鸭,还有一部分成年的鸭子。

苏云朵和陆瑾康到达这边的时候,这些成年鸭子正嘎嘎叫着快活地在池面上游弋。

原本只敢在岸边叽叽叫的小鸭也探头探脑地往池面上去,先是一只、两只,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小鸭扑通着下了池子,场面很是喜庆。

看着快活地水面上游弋的大小鸭子,陈林波喜得眉开眼笑:“这水面肥得很,这里的鸭子长势绝对比松花庄的要好,估计最多再过三个月这里的小鸭子就能下蛋了!”

顿了片刻,陈林波有些迟疑地说道:“这水面不知可否放些鱼苗虾苗下去,既能给鸭子增食,那些能够逃过鸭嘴的鱼虾长大了,多少也能增些收益。”

苏云朵不由笑了,这陈林波也是个有想法肯动脑子的人,这样很好,有他在这里负责养殖她也就能放心了。

陈林波只养过鸭并没养过鱼,虽说有心尝试却也不敢自作主张,故而才迟疑不决地提了这么一句,没想到却得到了苏云朵的赞赏:“你有这样的想法很好,过几日会有人来这边,届时该投放什么鱼苗虾苗,投放量多少,陈管事听他的指挥即可。”

经过两年多的历练,如今的郑大牛已经算得上养殖专家了,由他前来总管养殖,苏云朵手中的几处水面收益可期。

看着陈林波,就不由想起杨家集的姜霄、江海子、铜山,酒坊的张平安、春雷,替她管理商铺的曾望,还有即将到来的郑大牛,苏云朵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手上已经积聚了这么多的能人!

还有替她打理飘香楼的白芍夫妻,即将替她打理“云裳”的紫苏等,有这么多的人手,来年的收益真正是大有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