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商定(第6/6页)

这两个人却是最不闹腾的,当然是相对贵族的许多人来说,而且他们还算懂事会办事,刘元也算是在贵族中千挑万选才选出来的。

贵族没想到啊,刘元弄出三省六部来,竟然还会让他们三个贵族出身的人入了三省,虽然有两个都要在她的手下混,却也是仆射,妥妥的丞相之位。

虽然没能选中他们,却可见刘元当日说的话都是真的,贵族但凡不闹事,不会一心想让大汉死,刘元就会用他们。

想想他们是怎么一心一意想刘元死的,然而刘元,却真没想让他们都死绝,因此要说他们现在的滋味,万般说不出来。

三省的长官好定下来,六部的也好定。

刑部不必说,非是徐庄无疑,吏部这样的掌百官部门,二话不说刘元就给了夏侯婴,夏侯婴直接傻了眼,他他他,他就是一个武将,什么时候他为六部长官之首了?

但是,他想反对来着,却没有听到任何人的反对意见,这,这怎么能这样?

别人都不表示反对,他好像不乐意当吏部尚书,也太丢他们沛县人的脸,那就当呗。

其实贵族们是从刘元提议的三省长官看出来了,虽然刘元会选自己人,但是也不会有失偏颇,先听听刘元是怎么安排的,实在不行他们再反对。

故而听着六部的长官,还是一半是贵族,一半是刘元的人,贵族们算是满意了。

当然了,兵部尚书这个位子,却是让周勃来担任,周勃本以为自己应该为刘元所弃,却没想到还能成为一部长官,兵部尚书。

其他官吏,如御史台,御史大夫这个位子,虽然是贵族之人,却也是正直之人。

一系列安排好了重要的大员,随后就是北境诸事上交,州、县制开始在北境优先推行,因北境共有三州,本为天下九州,而今重组为十二州,也是加上了新得的匈奴城池。

刺史之人选,几乎都由刘元提交上来的名单而定下,至于各州的兵马由何人统领,容军是刘元一手练出来,也是刘元一手安排北境的边防,将军们一心为国,并无二心,刘元记在心里。

贵族们从三省六部里得了好处,北境,算了,就让刘元来折腾吧,好像,看起来,只要他们安安分分的,刘元都不会亏待他们。

看起来他们跟刘元还是可以共赢的,既然可以共赢,那就多跟刘元合作合作,别他们斗得两败俱伤,却叫人占了大便宜。

贵族们其实各自的地界都是有划分的,北境的贵族,或许应该说一直与刘元合作得不错,因而刺史也罢,也是有贵族出身的,等各官员的名单从政事堂发出来,立刻叫人再一次轻叹,跟刘元这样的人斗,输给她,他们都不冤。

排除异己,不容于他人,刘元并不是这样的人,只要他们上进,并不会为刘元所不能容。

当然了,要是他们敢作死,就别怪刘元手下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