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最好的靶子(第6/6页)

刘元才不听张良说他们有什么问题,他们哪有什么问题,就算有也只是喜欢或是不喜欢的问题。

不过,刘元早就好奇张良为什么会一直不娶妻,当初年纪太小不好问,现在终于是有机会了。

“殿下。”张良是想说他这一次来是有其他重要的事要跟刘元说的,怎么叫刘元问起他的私事了?

刘元摇了摇头道:“既然都说出来了,留侯以为顾左右而言他事情能掀过?”

“也不对,我是要去和亲的人,这个时候也不适合说这个。”本来是打算问到底了,刘元又想起了这另一回事,竟然要打住话题,张良……

“算了。”刘元想到这事就萎了,怎么说她现在的情况也不适合跟张良讨论心意问题。

“留侯此来是有什么要事?”刘元转移话题要高明得多,这样地一问,张良不住跳动的心终于缓过来。

对,他来是有正事的,还是正事要紧。

“这样一个宝藏,殿下是知道藏不住的。”张良也觉得跟刘元说正事挺好,刚刚那个话题,他倒是知道刘元为什么会突然打住,心里也怕刘元再问起来。

“所以,父皇打算将宝藏公诸于众?还是依然想着收为己用?”刘元问着却觉得刘邦不像是这样的人,应该不会又改主意的吧。

“陛下想将宝藏归于殿下的名下,只道是秦王子婴献于殿下的,与陛下没有半分关系。”张良将刘邦的打算说白,刘元一下子顿住,随即却又明白了刘邦的意思,“哈,我的这位父皇是越来越像一个皇帝了啊!”

任何情况下思及大汉,对于用人做事都想利于大汉,刘元生来就是刘邦一条船上的人,刘元自己心里有数的,也是刘邦自己心里清楚得很的,这也是为什么刘邦每每利用刘元从来不曾手下留情的原因,他笃定了刘元不可能会背叛他,而且是永远都不会,这样的人,不用才是傻。

“虽不利于殿下,却得利于大汉。”张良一声感慨。

“无妨。”刘元不以为然,“他们想对付我又不是一两天了,从前的事情没完,往后同样的事情也只会越来越多,多这一桩不多,让我来对付他们,我成了众矢之的总好过让整个大汉都在内斗中消耗。”

张良心知刘元是个深谋远虑的人,她一直都知道身处在这样的位置应该做什么,又是怎么样能让大家都得利,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元才会有那么多的人跟在她的身后,愿意为她生,愿意为她死。

“愿助殿下一臂之力。”这就是张良来此的目的,萧何和曹参都不能在这件事里出现,哪怕连表态都不能,他的身份虽然也受瞩目,不过……

“这应该我上门来请留侯相助才合适。”刘元已经将这话说了来。

“我认识的这些人里,贵族出身的不多,与我关系还算融洽的也就留侯一人,更别说留侯还是军师。有事不寻你帮忙那该寻谁?”刘元将那后续的话说得就更明白了。

“殿下聪慧。”张良肯定刘元的理解满分。

刘元道:“此事也不急,如果我去与匈奴和亲了,没能再回来,这件事怕是得后置,又或许父皇再择一个合适的靶子出来,可是啊,像我这么合适靶子并不多见。”

秦之宝藏子婴为什么要选择交给刘元?因为刘元有兵有权!

刘元为什么能护得住这个宝藏?因为刘元有兵有权!

为什么刘邦不跟刘元抢这个宝藏?因为刘邦是刘元的亲爹,这个宝藏任何人都适合去抢,刘邦都不用去抢,刘元会不把这宝藏分给刘邦一些?

以上三个问题,有谁比刘元更合适?单就最后一个就不是一般的人能符合。

我的就是你的,你的也是你的。哪怕普天之下皆是王土,率土之滨皆是王臣,那也不等于他们手里的东西都是你的。

这个道理不仅是刘元明白,真正能站在前朝的大殿上议事的人,哪一个不明白,话能说得好听,事却不定就要这么做了。

刘元之于刘邦就是最完美的借口,最好的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