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我是那样的人?(第5/6页)

刘邦总是刘元的亲爹吧,哪怕刘邦在他落水的时候是让刘元把他拉上来了,真按刘元的说词,他落水里都是他应该的,英布完全没有理由。

“啊,快扶淮南王回去休息吧。”刘邦叫刘元提了一句那都已经往外走了还是立刻的回过头冲着英布吐了一句。

“臣告退。”英布被冷得直打颤,但还是得老老实实地给刘邦作一揖。

刘邦都说了这话了,再也不曾迟疑地领着吕雉离开,刘元冲着琼容道:“先生,府里就交给先生们。”

琼容身侧立着的还有一个武朝,琼容的目光倒是更多的落在被绑着的五位剑客身上,“放心。”

瞧着琼容那么明显的眼神刘元有什么不懂的,琼容心里的那股恶气攒了那么久,怎么样也要找个口子发出来,琼容绝不会给刘元帮倒忙的,刘元很是相信。

“胡九,把人提上,走。”胡九立在那人身侧,刘元一声吩咐他是立刻把那双手被刘元折断,腿也被摔断了一条的人押上去。

“留侯请。”刘元没有忘记张良,这是刘邦点了名让他跟上的人,张良也朝着刘元道:“殿下请。”

相互都客气着的,刘元抬脚而行,张良与她错落一步,杜慧唤了一声表兄。

“送女郎回府。”张良连头也不回地吩咐一声,他随身带的侍从得了张良的吩咐即应了一声表示记下。

刘邦和吕雉已经上轿准备回宫,刘元和张良那样一前一后的出来,张良问道:“公主如何知道良对流荧服有所了解?”

“武先生曾经提过。”刘元能知道确实是多亏了武朝,武朝先前毕竟和张良相处了有一段时间,有时候无意说起一些事,武朝记下了。

偶然又将此事说给了刘元听,刘元听了一耳朵也记在了心上,这不就直接问到张良的身上。

张良一听道:“那不过多年暗渡陈仓时我曾与武兄提过的话,没想到武兄会记在心里,更没想到公主殿下也会记着。”

“听过的事见过的人都得放在心上,谁也不知道将来这些事这些人会不会让你得到什么。”刘元算是与张良解释了方才张良的感慨。

张良轻轻一笑,“方才听公主殿下说服人,良深表佩服。予人所需,引其所欲,奋而战之,殿下对墨家的人志在必得。”

刘元摊手道:“天下一统,百废待兴,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想让大汉长治久安,就得纳天下有能之士,请他们都出来帮忙才行。”

理由都是真切的,刘元也相信张良明白她此举的用意,这是对大汉,对天下百姓都是极好的。

张良朝着刘元作一揖道:“殿下心怀天下,心怀百姓,良敬佩之。新朝刚立,天下人瞩目,殿下想好了?”

问的是刘元今天所作所为,刘元自信能承担得起后果。

“为人君者,一心只为百姓,因而要求天下臣子亦心存百姓,告诉臣子何当为之,何不能为,有错?”刘元这样的回答何尝不是替刘邦在回答。

“凡事说清楚,讲明白了,第一次错能够放过,第二次,第三次就该出手教训了,留侯觉得这样不对?”问题总是一个个的丢出来,张良……

从前的人谁会告诉你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啊,看你不顺眼,觉得你冲犯了他的利益,直接就动手取人性命的不知凡之。

为人君者,又有哪一个真像刘元说的那样明确地会告诉臣子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公主殿下的想法极好,可是公主殿下觉得自己当真能够做到?”张良微微蹙紧了眉头,对刘元想做这样的事不太确定刘元是不是真的能做到。

刘元也笑了,“不做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还没有做就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到,留侯不是这样的人,我也不是。”

这趁机夸上张良,对张良的品性表示肯定,张良轻轻一叹,“殿下的意思良已经明白了。”

刘元只是做了自己想做而又认为自己该做的事。

“可是殿下的意思就代表了陛下的意思?”张良点出最关键的一点,刘元虽然也是君,却不是天下之君,如今的天子,当今的皇帝是刘邦而不是刘元。

不错,刘元心中坦荡,直言不讳,无论是对君或是对臣刘元都坦荡无比,但是刘邦呢?刘元想过自己的想法为刘邦所容吗?

“留侯能对我说这番话,我很高兴。”刘元笑着感慨,看着张良的眼神里里外外都透着高兴,张良也不知怎么的,一时之间竟觉得脸上有些发烫,好在他是生生的忍着。

“自然也谢过留侯一番提点。那我就再污一污留侯的耳。为人君者应该明白清楚的告诉臣子百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为人臣,为所当为,为天下,为君王,为百姓亦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此心纵不能为君所能容之,此心也能问心无愧。人活一世,求仁得仁,求义得义,就是了无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