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你有防范我改计划(第6/7页)

此时此刻,得了几座城池的刘元高兴是真高兴,高兴完了之后,刘元也操心,得了几座城池,她的兵力也有增长不错,尤其这里面还有很多是楚军,拿降了的楚军去和楚军对战,要是项羽再让他手下的几个大将出马,刘元是要吃大亏的。

故而得了各城池中,刘元看着那一个个哭完了楚国的亡了的人,打听了他们各人的品行,倒是深受百姓赞许,几番上门请他们出仕,将城池交给他们。

那几个人都被刘元请了,也都问了刘元一句话,“小娘子将城池托付于我,就不怕我反了?”

“一个有信有义之人,一个无信无义之人,我想你是知道该怎么选择的。”刘元不谈什么天下,什么争夺,只谈人立足于天下的根本,信义。

项羽做了什么就算天下人没有说出口,天下人却都看在眼里,也会记在心上。没有说出来的话,被人挑破相当于戳穿那层窗户纸,把藏在纸后面的人全都亮出来了,他们不想认的,不想去面对的东西,也都全部被人逼着去承认。

他们心里难过,委屈,所以他们哭了。大哭一场最后又不得挣扎着站起来,因他们虽悲虽痛,却还想活着。虽然他们现在看不到任何奋斗的目标,但他们还是不想就这样死去。

刘元上门几次相请,道是看中他们的才华和本领,想请他们代为治理百姓,不为任何人只为百姓。

就为这一句,他们都动心了,便愿意试一试,若是再一次识人不明,死便死吧。

如此一来,刘元一下子就得了好几个人,因着拿下的城池并不少,刘元是再次朝着他们客客气气地询问可有相识的朋友或是亲眷在其他的城池中,若是有不妨荐之,人果真不错当以重托。

他们都还没表现得让刘元信任,刘元就已经让他们举荐人了,他们听完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多少还是荐了那么几个,刘元将名单与武朝他们送了过去,当然还给他们出了主意,颁下求贤令啊!

求贤令,那可是出自三国时一代奸雄曹操的手笔,眼下书都叫世族拿住了,读书的人太少了,但也不是说不读书的人就没本事了。刘元把求贤令颁布出去,还让人在令下念出来,但凡只要有人觉得自己有本事,不管你是有德还是无德,只要你能治理百姓,行军打仗,无论男女都可荐之,她一定择才以用之。

话写得通俗易懂,还有人在榜下专门解释,其他各城皆比照之。

求人才的同时,刘元已经让手下所有的旧兵往沛县调回,而她则带着刚得的楚军,立刻赶往齐地。

虽然那里也是楚军看守,齐兵不少啊,刘元带着兵马前去是为吓唬人的,又不是真要跟他们打,况且刘元要的是齐地并无意要杀楚军,楚军不会跟楚军对上,她先前的顾忌就下许多。

“小娘子,咱们把所有的老兵都放到了沛县,这样妥当吗?”韩驹被刘元带着北上,休息的时候韩驹实在没能忍住地低问了刘元一句,刘元轻声地道:“有什么不妥当的?”

反问一句,韩驹道:“他们要是跟北地的楚军对上了眼一块来对付我们,我们就被人包住了。”

“不会的。小娘子带他们来不会让他们跟楚军打起来,只会让驻守的楚军跟齐地的百姓打起来,再趁机将楚军全给收了。”白池人还是挺好的,瞧着韩驹是真有些怕了,便小声地与韩驹解释上一句。

“怎么着我们也应该带上一点自家的兵,心里踏实。”韩驹虽然得了答应,心里依然忐忑不安,这容易吗?

刘元摇了摇头道:“沛县接下来要打一场硬仗,我们恨不得多一些老兵守在沛县,为着我们心里踏实不管沛县的死活,沛县真出了什么事你心里过得去这个坎?”

韩驹更是闭了嘴,半天又道:“你怎么没把琼华带上?”

“当然是因为琼华得留着对付一个人。”刘元换位思考了下,范增绝对会让人来攻沛县的,他准是觉得楚军不可能背叛了项羽,吃准了刘元不敢将各处的城池尽付于楚军。

这样一来刘元手里的兵原本就不多,再一分散了人就更少了,一少啊,沛县这样刘元的老地盘,人就更少了。

换了是刘元她也会选择第一个攻打的沛县,所以刘元只能将所有的兵马,所有跟她刘元许久,认准她刘元的兵马全都调回沛县,只为守住沛县。

沛县是刘元经营了许久的地盘,绝不能轻易丢失,因为若是连沛县都守不住,其他的地方刘元就更别指望能守住。

“琼华能对付得了吗?”韩驹是赶紧问上这一句,心急如焚啊,刘元一眼瞥了过去地问,“总而言之你是对付不了。”

能说什么呢?什么都不能说,韩驹蹲在一旁是半天都没有作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