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谁跟我去?(第6/6页)

如果是旁的人毛遂自荐刘邦第一个绝对同意,还会夸赞一声英勇。可这是,这是他女儿,纵然刘元早就已经说过那样的话,提醒着刘邦莫心疼自己的女儿,不心疼将琸,刘邦还是心痛地直喘气,巴巴地道:“你,你一个人去?”

“我欲从小道破函谷关,诸位将士谁愿意与我一道去?”刘元直接用问话回答的刘邦,刘邦那这近十万的大军听到刘元的话,牢稳第一个出列道:“愿随小娘子同去。”

胡九惊了半响,就这么被牢稳抢了先,恼得他瞪了牢稳一眼,毫不犹豫地道:“愿随小娘子同去。”

有人出声,上进的人不知凡之,视死如归的也不知凡之,一下下跪下的人,真是不少。

刘元回头看了刘邦道:“阿爹还要问有多少人愿意随我同去?”

那么多人哪里还需要问。

刘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朝着刘元问道:“果真要去?”

“阿爹果真不要这咸阳?”刘元反问一句,刘邦连想都不用想,这必是要的。

刘元也知道刘邦定会要这咸阳,这样问上一句,也催促刘邦早下决定,刘邦深深地吸一口气,最终下令道:“好,这些愿意跟你走一趟的士兵,就让他们跟着你去。”

“诺。”刘元作一揖,刘邦看着刘元半响,最终离开了。

刘元带人从小道上函谷关之事就算是定了下来,该准备的粮食准备充足,刘元也就带着人摸上小道。

“沛公有此女,大幸也。”张良是亲眼看到刘元做出选择的人,说实在话,刘元能有这样的决定,无不叫他们诧异,试问若是换了他们,他们敢不敢同去。

“希望他们一行能够平平安安。”刘邦不能拦着刘元,因为这是破函谷关,得到咸阳最快的办法。

“小娘子临行前与良说起,此次最多三日必有结果,三日后,若是函谷的门不开,我们就只能强攻。”

张良想到刘元临行前与他说的话,张良还记得自己反问刘元为何不与刘邦亲口说,当时刘元是怎么说的。

“阿爹是不希望我冒这样的险,可是又拦不住我,心里必是难过,捅心的话就不要当着他的面再提了,这对大家都好。”

“小娘子一心为沛公,为了沛公的天下不惜以身犯险。临行前怕沛公不舍,有些话都不敢与沛公亲口说。”张良觉得,刘元既然做了,这些话他也该传到刘邦的耳朵里,叫刘邦知道。

刘邦一听抬头看了张良,“她还与你说什么?”

“不过都是些让良多照看沛公的话。”张良笑着说,刘邦叹了一口气,“这孩子,这孩子真是,唉……”

“小娘子举兵而入,我们亦屯兵于灞上,良愿前往咸阳为使,说服子婴投降。”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他们都要多做准备,张良自请,刘邦自无不应,暗兵潜入,这是为了绝对把控函谷关,让张良前去劝降,是为照示天下,他们都是先礼后兵的。

张良准备着便入函谷关入,对于刘元,事到如今,人都已经走了,再说其他亦无意义,他们只能静等三日,唯盼捷报传来。

等待的时间总是分外漫长的,但当那一座城门打开时,他们心中的欢喜如何都掩盖不住,而更让他们想不到是,刘元不仅带兵攻破函谷关,更与张良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这辈子,刘邦都忘不掉这一份惊喜,也因此奠定了刘邦将来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