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第6/7页)

正好,法务也在旁边,她听见这忍不住纠正:“准确点来说,是部分收购。”

这事要从林濛和况朝之到猛犸象特效公司时说起,他们一上去,瞧见的就是一片愁云惨雾,而对他们提出的特效要求,公司直接做了拒绝。

林濛从没想过要请国外的特效公司。

她心里不小的爱国情怀作祟,让她并不想在纯国产电影上因为一个特效就打上了外国的名号。

而且……国外的特效公司,时常会出现和国内电影不兼容的情况。

毕竟不是同一个语言体系,有时候沟通起来,差异大了去了,就像《登仙路》拍摄时,如果朱旭芳天天和国外的特效公司讲什么阴阳五行仙魔之气,估计讲个两三年对方都未必理解不了。

而猛犸象特效公司,确实是国内当前最好的一家特效公司了。

林濛认真地追问坐在旁边不吭声地公司老板,这才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去年的时候,猛犸象接了一个大单,要给一部国产怪兽片,做一个巨型怪兽,但是这合作方,不知为何,老说不清自己想要的怪兽是什么。

太凶、太可爱、太柔和、太锋利……这些词转了个圈,换来的是方案一次又一次被否定,再加上猛犸象本来接到的工作就多,没办法全身心投入于怪兽的制作,最后拖到了合同约定的时间,双方还没能达成一致。

对方公司直接起诉,还顺带申请了财产保全。

可问题是处于高速发展中的猛犸象一直在持续购置设备、培养人才,公司名下流动资金不多还得还贷,这一冻结,直接出事,到时候银行也起诉,滚起雪球来,公司估计马上就要倒闭。

作为法人的公司老板还以自己的名义借过些钱,到时候还不起非但公司倒了,他自己也会出问题。

林濛进办公室的时候,老板正在打电话,试图把猛犸象的一半业务诸如动作捕捉这些转让出去,甚至咬咬牙都差点说出打算整体转让的事情了。

林濛一听,思索了片刻后,直接下了决定,她到旁边和法务通了个电话,立刻拍板,和猛犸象的老板达成协议,收购猛犸象现在名下的一半设备、业务、人员合同,并签下长期的合作约。

公司虽然被分割开,可不妨碍后续继续进行合作。

况朝之全程都是发蒙地,他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来谈个特效合作合同、看看特效效果”变成了“这个特效公司还不错,干脆买回去吧”,感觉世界观都颠覆了。

他隐隐约约听见了猛犸象的老板在和林濛谈钱的问题,那个数额,反正是况朝之这种俗人觉得惊人的一个数额。

想到可能是为了他的电影才收购的猛犸象特效公司,况朝之心里的愧疚就越来越多。

这……这不是稳亏了吗?再加上收购公司的价格,国外大片投资也就这个数字了吧?

“我知道是部分收购,你们不觉得这样不太好吗?”况朝之小心地问,“其实……可以劝劝林总的。”

他记得合同还没签订,应该也不算违约吧?而且口头违约赔偿的钱应该也少?作为一个法盲,况朝之只能先这么想着了。

“为什么要劝?”或坐在自己工位,或靠在旁边喝水,众人的眼神齐刷刷地看过来全是疑惑。

况朝之说得认真:“因为这样太亏了,我看那猛犸象,看上去也做得不怎么样呀?”真做得好,怎么会破产要卖公司?

他不懂什么经济学,只知道经营好的公司反正肯定不会破产。

几人对视一眼,笑开了。

最为热情的前台拍了况朝之一下:“况导,你不懂林总。”

……我懂,林总人很好,就是有点人傻钱多,他怀疑是猛犸象的老总卖惨,林总就心怀同情的答应了。

毕竟他是看了很多网上新闻的人,那儿可是千奇百怪无奇不有。

“震惊!这位青年导演遇到伯乐,收获千万投资,最终夺得金凤奖最佳男演员。”

“卧薪尝胆,十年磨一剑终遇伯乐,老将又何妨?朱旭芳导演结缘造梦。”

“莫欺少年穷!曾饱受欺凌、深知娱乐圈黑暗的青年,得遇贵人,破茧成蝶。”

诸如此类的标题,点进去都是一个中心,就是林总豪气,林总善良。

就连他,不也是这样吗?

况朝之心虚地想道,一个超支得名声都坏了的导演,拿着个剧本就上人门来推销,林总也没有表现出半点嫌弃。

“我们林总啊……”财务的眼神满是憧憬,“她就是创造不可能的奇迹本身。”

“是的,我们以前特别怀疑林总,毕竟有些东西,我们也都是圈里人,觉得不用创新,老套地弄一下就行,可林总每次都有自己的坚持,现在我们公司,在业内不但有好名声,赚的钱也不比别人少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