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4页)

她和楚王闭门不出,整日里窝在一块儿,已经许久没有去找十一公主说话了,自然不知沈家出了什么事。

只是见长平长公主容颜憔悴,沈言卿越发安静,整个人也消瘦起来,虽然越发清隽,可是看起来却安静得仿佛要隐没进这样光辉的家宴之中的光影里一样。

从前那个笑容写意风流,举手投足都带着世家公子风范,笑容自信的沈言卿仿佛不见了踪影。

燕宁歪了歪头,目光划过了沈言卿,对坐在更下方的赵王妃笑着点了点头。

她与赵王妃因阿静和高庆的婚事格外亲近几分,而且赵王妃温和,赵王世子妃爽利又没有坏心眼儿,与燕宁颇为投契。

倒是今日赵王老太妃与赵王世子妃并未入宫,只来了一位赵王妃,乃是因皇帝敬重皇家大长辈,不忍老太妃冬日里奔波疲惫,因此额外赐了赵王老太妃一副家宴送去了赵王府,又允许赵王世子夫妻留在赵王府陪着老太妃一同过年,免得叫老人家在赵王府没有儿孙的陪伴,这样的厚待算得上是皇家之中的独一份儿了。

赵王妃便也笑着对燕宁举了举酒樽。

燕宁便也对她举起酒樽,只是却只敢小小地抿了一点儿。

她倒是想多喝,只是楚王坐在一旁正看着她呢,见她一心想要喝点小酒,回头还想来一个酒后乱性,楚王就防备得厉害,见她抿了一口就叫她放在一旁,又给她夹菜说道,“别空着肚子喝酒,不然你受不住。”

他眉目严肃地给燕宁夹菜,又屈指碰了碰燕宁的酒樽,见里头的酒是温温的,便放了心。

见他这样细致周到,把自己当成小孩子一样照顾,无微不至的,甚至这份无微不至叫整个热闹的宴席突然一静,目光都汇聚到自己的身上,燕宁不由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急忙胡乱地自己夹了些菜小声儿说道,“王爷,你,你不用照顾我。我自己能照顾自己。”

她红了脸,雪白的脸颊熏染上了胭脂一般的红润,楚王见她夹了什么,便皱眉,从她的盘子里把她夹的那片鱼肉夹到自己的盘子里说道,“你不是不吃姜丝?”那鱼肉上还有姜丝呢,燕宁一向不喜欢这样未来奇怪的东西,因此在家里都是不吃的。

就这样呆呆的,能叫楚王放心么?

楚王把那片鱼肉上的姜丝葱丝全都挑走,这才重新放回燕宁的盘子里,抬手想摸摸抿嘴笑的燕宁的发顶,却觉得这样的举动会叫燕宁皇家长辈的形象受损,便只是握了握她的手。

燕宁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什么皇家长辈的形象了。

她又觉得心里欢喜,又觉得此刻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楚王这样照顾不好意思,便只垂头吃盘子里的菜色了。

盘子里都是她喜欢吃的。

楚王本来就一向都知道她喜欢什么。

倒是斜对面正安静地坐着,仿佛隐形人一般的沈言卿抬起头来,目光复杂地看了燕宁一眼。

“王叔也算收敛了。”皇帝在刚刚就已经安静地不说话,由着楚王这样用心地照顾燕宁,刺心得很。此刻见楚王淡淡地收回落在燕宁身上的目光和一侧探身过来的太子说话,他便对李贵妃低声说道,“不然如果王叔再给王婶挑鱼刺,那朕真是没眼看了。”

他觉得楚王到底是还知道男子的威仪的,没有低头给燕宁挑鱼刺,此刻还觉得楚王到底保住了男子最后的颜面。对于皇帝这样自欺欺人,李贵妃也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

皇家宴席上的鱼大多都是没多少刺的。

不然,难道叫皇族们在宴席上一根一根吐鱼刺不成?

那成什么样儿了?

这一次家宴上的鱼大多都是没多少鱼刺,最多就是一条鱼骨罢了,楚王有什么好挑鱼刺的。

皇帝未必不是不知道。

不过既然皇帝要装作不知道,李贵妃也不会揭穿了他。

她只是对燕宁笑着说道,“这次的酒水虽然是果酒,甘甜绵软,不过也不好多喝。”燕宁过了年才要及笄呢,李贵妃自然要看着燕宁些,不要叫她一高兴就成了小酒鬼。

燕宁忙点了点头,见一旁还有一盅炖得软烂的银耳雪梨羹,便对李贵妃甜甜地笑起来。

她吃了几口菜已经觉得腻了,正想吃些清甜的银耳羹,便拿了一旁的勺子细细地吃了起来。

宫里的银耳雪梨羹更清甜一些,炖得火候也极好,燕宁觉得这份银耳羹比果酒还好喝些,因此多喝了几口。

对面的长平长公主也不知是最近生活过于不顺,还是瞧着燕宁被楚王照顾得无微不至不顺眼,见燕宁贪吃了几口银耳羹,便突然笑了一声,抬眼对上首的李贵妃说道,“贵妃也真是够小气的,怎么只给王婶吃些银耳羹?我等席上还都是燕窝,怎么到了王婶这儿,贵妃连燕窝都舍不得了。”